雷諾病需要多長時間檢查一次 確定雷諾病后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雷諾病大家都聽說過吧,這種疾病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傷害,雷諾病一般是發生在女性患者的身上,很多的女性患者在患上這種疾病的時候皮膚都會出現很大的變化,那么在患上雷諾病的時候,我們到醫院要做的檢查有哪些呢?下面,我們看看雷諾病的檢查有哪些吧!
(一)輔助檢查
根據典型的皮色變化,診斷此病較容易。但在氣候溫暖時,特別是早期患者,臨床表現輕微,甚至不出現皮色改變。對于缺乏典型表現的患者,僅依據其主訴難以確定診斷。因而,需要做輔助檢查和誘發動脈痙攣試驗,以明確診斷和了解末梢循環情況。輔助檢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冷水試驗:根據血管對寒冷刺激反應的原理,將病人的雙手浸入較低溫度的水中,觀察其反應。一般用水溫4℃左右、浸泡1min,皮色變化誘發率為75%。此試驗簡便易行,但部分患者會出現手指疼痛等癥狀。伴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患者需慎用。
(2)局部降溫試驗:室溫20℃時,先測手指皮溫,再將雙手浸入4℃水中2min。然后觀測手指皮溫變化,計恢復試驗前皮溫時間,超過30min者為陽性。可與冷水試驗結合檢查。
(3)縛臂試驗:將血壓計袖帶縛于上臂,測量血壓后從收縮壓降低1.33kPa(10mmHg),維持5min; 釋放后觀察手指皮色變化情況。此法是利用壓力刺激誘發血管痙攣,簡便易行,但誘發率較低。
(4)握拳試驗:兩手緊握1.5min,然后上肢屈肘平腰松開雙手。此試驗可誘發皮色變化,并延遲皮色由蒼白恢復正常的時間。
(5)甲皺微循環檢查:正常人毛細血管襻清晰、排列整齊、管徑一致,底色為紅黃色,血流通暢。而雷諾病患者的毛細血管襻明顯減少,管徑很細,管襻短小,多數管襻呈斷裂或點狀,血流緩慢,甚而停滯。
(6)動脈造影:末梢動脈痙攣,尤以掌指動脈最為明顯。動脈造影顯示管腔細小,動脈多是蛇形彎曲;晚期改變為指動脈內膜粗糙、管腔狹窄或阻塞。這些改變一般不出現在掌弓動脈近側。
(二)疾病診斷
根據寒冷或情緒波動后臨床出現陣發性肢端皮膚蒼白、發紺及潮紅,伴刺痛和麻木感,并在溫暖后恢復正常的特點即可診斷。雷諾病的診斷依據:
(1)肢端皮膚在發作時有間歇性顏色變化;
(2)好發于女性,年齡一般在20~40歲;
(3)一般為雙手受累,呈對稱性;
(4)寒冷刺激可誘發癥狀發作;
(5)少數晚期病例可有指動脈閉塞,和/或有手指皮膚硬化、指端淺在性潰瘍或壞疽;
(6)排除雷諾現象和其他類似疾病。
(三)鑒別診斷
在雷諾病的診斷過程中,應注意與手足紫紺癥、網狀青斑、紅斑性肢痛癥等相鑒別。
(1)手足紫紺癥:此病原因不明,多見于女性青春期。臨床特點是手足皮膚呈持久性紫紺,范圍廣,呈手套和襪套形,變色均勻,皮膚細嫩,皮溫明顯降低。兩手癥狀較足部重,紫紺在氣溫低時和上肢下垂時加重,在溫熱環境中,或上肢舉起后癥狀可減輕。持續按摩可促使皮膚紫紺變淡或恢復正常,上述皮色變化與雷諾病不同。因而二者鑒別較易。
(2)網狀青斑:患者皮膚在寒冷刺激等因素影響下,細小動脈發生痙攣,伴有繼發性細小靜脈擴張和血液滯留,故皮膚表面出現網狀青斑。此種皮膚改變可出現在四肢、頭頸和軀干,比較廣泛,多見于下肢,嚴重者可侵犯整個肢體,很少單獨出現在手足。原發性網狀青斑除畏寒和因青斑而感到不快外,無其他癥狀:繼發性者則有各原發疾病的臨床麥現。根據上述特點,易與雷諾病相鑒別。
(3)紅斑性肢痛癥:這是一種以末梢動脈擴張和對溫熱敏感的疾病,病因不明。臨床表現的特點是手足有陣發性紅、腫、痛、熱四大癥狀。手足均可發生,但在兩足為多見且明顯。多呈對稱性。足部溫度升高時,常感灼痛難忍。因此病人怕熱喜涼,寧愿赤腳和將足浸在冷水內,以緩解癥狀。此病與雷諾病的癥狀截然不同,故易鑒別。
(4)凍瘡:它是一種寒冷季節性疾病,多見于兒童和婦女。末梢血管對寒冷敏感是其主要因素。一般可發生在兩手、足、耳、鼻部,尤多見于手背和耳廓。凍瘡初期局部皮色蒼白,繼而紅腫,出現紅、紫或紫紅色界線性小腫塊,壓之退色,尤多見手背外側。遇熱后常充血,且有輕度灼癢感。嚴重者出現水皰,可形成潰瘍,愈合慢,常遺留萎縮性瘢痕。氣溫轉暖后凍瘡逐漸好轉,可復發。多年復發者,兩手皮膚可呈紫紅色,形似手足紫紺癥。
經過以上給我們相信介紹的,我們都知道了雷諾病要做的檢查有哪些了,在日常生活中,患有雷諾病的患者是非常多的,我們只要好好的治療,這種疾病很快就會恢復健康的,雷諾病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對病情的恢復是有很大幫助的,祝大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