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兒腹瀉推拿手法動圖 云巖小兒腹瀉推拿健脾胃推拿手法
小兒腹瀉是一種有多種因素導致的兒科常見疾病,癥狀表現主要為腹部陣痛、排便次數增多,糞便性質為稀薄或著水樣。專家指出,小孩腹瀉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是夏、秋季節病菌種類比較多,因此也最容易發病。臨床當中通過推拿手法治療小兒腹瀉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小兒腹瀉的推拿手法如下:
(1) 補脾經:在患兒左手拇指末節橈側面操作即可,操作者先用一只手握住患兒四指,同時使用拇、食指等分別捏住患兒拇指,讓患兒的拇指保持微屈,再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指腹從而患兒的指端向指根直推,每組堅持操作300下。
(2) 推大腸:操作部位為小兒的食指橈側面,家長可以用拇指側面從患兒的指端至虎口直推而下,每組要堅持操作300次。
(3) 補腎經:操作部位是小兒的左手的小指掌面稍偏尺側一直到陰池穴,家長可以用拇指腹從患兒的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每組堅持操作300下。
(4) 運土入水:操作部位是患兒的拇指橈側沿掌邊緣一直斜轉到小指端的尺側,每組需要用拇指指腹推運100遍。
(5) 拿肚角:讓患兒保持仰臥姿勢,家長搓熱雙手后在患兒的肚臍兩旁,兩肋直下處進行操作,用三指拿法連續拿肚角3~5次即可。
(6) 摩腹揉臍:首先應該讓患兒保持仰臥,操作者搓熱雙手后,用手掌心在患兒肚臍按照逆時針方向摩100下,完成之后繼續用掌根揉肚臍100下。
(7) 擦上七節:操作時,需要讓患兒保持俯臥的姿勢,操作部位是長強至命門的連線處,家長可以用掌根采取適當力度為患兒向上擦之,以局部透熱為度。
專家提醒,采取以上以上手法為患兒治療腹瀉應該操作30分鐘,每日可進行1次,連續進行3次為1個療程。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手法先慢后快、先輕后重、柔和適宜,尤其要注意避免擦傷患兒皮膚。當患兒皮膚有破損的情況下,也不宜進行操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