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性貧血是什么細胞性貧血 再障性貧血為什么會出血
貧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可發生于任意年齡段,人們對于這一疾病的了解也就相對多一些。然而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這一類疾病,雖然其發病人數在逐漸增多,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這種疾病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不是很常見,很多人甚至都是在確診后才第一次聽說這種疾病,對其了解就更知之甚少了。那么,再障性貧血是什么病?
先說貧血,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低于正常值,在臨床檢查中以血紅蛋白濃度來計數,當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就會被認為是貧血。根據其發病機制以及致病因素來看,貧血分為多種類型,其中就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貧血最早出現的癥狀有頭暈、乏力、困倦;而最常見、最突出的體征是面色蒼白。癥狀的輕重取決于貧血的速度、貧血的程度和機體的代償能力。在治療方面,需要根據貧血的具體病因與疾病類型來確定治療方法,針對病因的針對性治療才是理想的治療方案。
然后來說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主要表現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細胞減少和貧血、出血、感染征候群。致病因素與多方面的原因有關,藥物因素、化學毒物、電離輻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以及遺傳因素,都可能導致再障的發生。這種疾病檢查診斷較之普通貧血則更為復雜,通常需要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檢等檢查用于確診再障。
并且,再障的危害也要更加嚴重,貧血只是其首起表現,常常伴隨皮膚粘膜出血以及呼吸道感染,急性的重型再障還會出現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血尿和顱內出血,且不易控制,感染發熱癥狀也更加嚴重。再障的治療可不是一段容易的過程,很多再障患者遷延多年未愈,更有甚者長達十幾年二十年,主要采用的是支持治療和疾病針對性目標治療兩部分,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療,適合病情十分危急的急重型再障患者。
因此,患者在出現貧血癥狀時切不可盲目大意,應及時就醫檢查診斷病因,明確問題關鍵之后對癥治療,生活中也要注意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才有可能將疾病的危害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