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拉黃水便怎么回事 寶寶一直拉屎是怎么回事
新寶寶大便的顏色和形狀發生了變化,往往是新生兒的肚子是很不舒服的,有時能夠發現新生兒拉黃水的現象,使家長朋友對新生兒的身體狀況感覺到很迷茫,護理方面也很難,那么新生兒拉黃水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稀便。由于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如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二、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喂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喂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淀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2、病毒或細菌感染。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癥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新生兒,由于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新生兒大便次數
新生兒大便次數:小兒出生后十小時內開始排出胎便,為黑綠或深綠色,粘稠、無臭、有點像鋪路用的瀝青。胎便是由膽汁、腸道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和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時不見胎便,應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糞便梗阻,須及時診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漸過渡到普通嬰兒糞便。四個月以內以乳類為主食的小嬰兒,其正常大便多為糊狀,稠度均勻,頗像細沙和水后的膏狀,可有少許如辣椒籽大小的顆粒狀物。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黃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濃羹樣,可微帶綠色,有酸味,無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
初生時可能次數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這是因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腸道輸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動。另外,出生后一至二個月內,孩子每次排便時,好像非常用勁,全身肌肉都收縮,小臉漲得通紅。這是因為孩子神經發育還不健全,神經沖動還不能分化,一個排便沖動引致全身肌肉收縮,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局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