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狼吞虎咽吃飯的樣子 吃飯狼吞虎咽的男人性格
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們,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這是有科學依據的。調查研究表明:吃飯狼吞虎咽的人比細嚼慢咽的人患胃癌的幾率高很多。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就占據整個世界的42%,面對如此駭人聽聞的數字,你還敢狼吞虎咽嗎?
不能否認, 吃飯細嚼慢咽確實是個好習慣,食物在進入口腔以后,要經過數道處理工序才會進入胃內。看似簡單的“進食”動作,其實是在口腔、咽喉和食管的共同配合之下完成的,而口腔的咀嚼動作就是整個進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咀嚼活動可以將大塊的固體切割研磨成細碎的食糜,混合唾液使食物變得柔軟、便于吞咽。并且咀嚼動作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為食物進入消化道以后的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做好準備。
雖然說咀嚼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因此吃飯囫圇吞棗就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障礙,更沒有依據說明狼吞虎咽會提高胃癌的風險。
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在和胃癌發病相關的飲食因素中,使用過多食鹽或亞硝酸鹽的攝入會增加罹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則能降低罹癌風險,這也是目前醫學界的主流認識。沒有證據表明細嚼慢咽可以預防胃腸道癌癥的發生。想要預防胃腸道癌癥,就要在飲食上下功夫,應該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腌制食品,少吃鹽等《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中推薦的健康飲食建議上。
胃癌的發病原因是很復雜的,跟國人的獨特飲食習慣有關,比如中國人愛吃烤羊肉串、火鍋,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會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變;國人喝酒多也是一個原因,白酒喝多不僅傷肝,對整個消化道都會有不良影響。與環境污染也有很大關系。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會刺激消化道,對胃造成傷害。此外,農藥殘留、濫用藥物等同樣會導致消化系統癌癥增多等等。
導致胃癌的發病有很多,狼吞虎咽其實并不是導致胃癌發生的主要因素,但是專家建議吃飯時最好還是細嚼慢咽,這樣有益于身體健康。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胃部,我們還應做到有規律的生活,戒煙戒酒,少吃路邊攤等不干凈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