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律失常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小兒心律失常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孩子年幼時,身體正處于成長發育的最旺時期,一些身體機能還有待進一步健全,特別是心臟就在逐步的發育健全中。如果孩子出現心臟問題,比如小兒時期常發的心律失常就和成人的癥狀不怎么一樣,有一些特點,那兒童心律失常患者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在嬰兒時期很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的癥狀,多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一般1歲以內嬰兒病發率最高,隨著其年齡增長,心臟逐漸發育,癥狀便可減輕。
第二,在新生兒期竇性心律極不穩定,而且在嬰兒期容易出現竇性心動過速的情況。一般在活動,緊張或哭鬧后出現病癥,而且有時還會伴有發熱的癥狀,還有一些藥物如也會影響其心律。
第三,一般在胚胎發育中,由于房室和房室束之間不相互連接,所以容易出現先天性的房室傳導障礙。輕微時一般無癥狀,比較嚴重時會出現心臟漏跳現象。而且因為心率過慢,可能會導致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癥狀,直接危及健康。
第四,小兒心律失常中最常見的就是竇性心律失常,其次是異位心律和傳導障礙。小兒一般出現竇性心動過速的情況比較多,常表現為心率隨呼吸改變,吸氣時心率增快,深吸氣時速度更為明顯。但是吸氣后心率會逐漸減慢。心率加快常在孩子發熱,活動,情緒不安以及哭鬧時出現。
第五,學齡期兒童的心律失常多見竇性心動過緩的癥狀,而且小兒心律失常中,心房顫動的病發率要比成人少。還有單純心臟傳導系統發育畸形也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比如先天性房室傳導障礙。
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幾乎全身的血液循環都需要依靠心臟來保持正常轉動。但是心臟也是很脆弱的,稍不小心就很容易受到傷害。而且兒童還在發育中,所以身體各項指標就比較差,各個器官的功能都還沒發育成熟,所以心臟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家長們要小心看護,保護孩子茁壯成長。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