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寶寶豎抱的正確姿勢 豎抱寶寶的正確姿勢視頻
不管寶寶會不會走路,大人們都特別喜歡抱寶寶。久而久之,養成了寶寶就算學會了走路,出門的時候也想讓別人抱著走的習慣。媽媽害怕寶寶累著,或者害怕不安全,經常抱著寶寶,給寶寶安全感。但是抱寶寶時間太長好還是不好?用什么姿勢才是正確的呢?
豎抱寶寶的正確姿勢
媽媽抱寶寶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了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和健康狀況。在寶寶小的時候,媽媽可以讓寶寶躺在自己的臂彎里,用手臂護住寶寶的頭和身體。等寶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媽媽可以采取豎抱姿勢,要注意用手護著寶寶的頭和臀部。抱寶寶是和寶寶的親密接觸,要保證大人沒有感冒或者其他能傳染給寶寶的疾病才可以。
掌握了抱寶寶的合適時間以及正確姿勢,媽媽是不是更知道如何抱寶寶了呢?在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媽媽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媽媽的責任重大,了解如何抱寶寶之后,媽媽的育兒路上就又少了一個難題。在不斷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寶寶才會慢慢健康成長。媽媽和寶寶共同成長,才能讓兩人關系融洽。
抱寶寶的合適時間
抱寶寶的時間跟寶寶的年齡有很大關系,在寶寶還沒有斷奶的時候,大概是七八個月之前,媽媽抱寶寶的時間自然不會少,這時候不用特別在意抱寶寶的時間。特別是三個月之前,正是寶寶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在給寶寶母乳喂養或者喂奶粉的時候,不免得抱著寶寶。如果在寶寶剛喝完奶粉的時候抱寶寶,很容易讓寶寶出現吐奶現象。如果媽媽抱寶寶時間太長,自己都腰酸背痛了,那不用別人說,媽媽肯定會把寶寶放下來的。更何況抱的時間太長,寶寶自己也會不舒服呢。
長時間抱寶寶的壞處
寶寶越長越大,如果媽媽還不減少抱寶寶的時間,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給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帶來困擾。并且如果寶寶不經常下地學走路,會比別的寶寶學會走路用的時間要多,寶寶會走路自然就晚。媽媽長時間托著寶寶,對寶寶的骨骼發育也會產生影響。所以寶寶從一歲左右,媽媽就要減少抱寶寶的時間了,只要寶寶沒有需求,媽媽就盡量讓寶寶自己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