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麻痹針灸治療圖 針灸治療面神經麻痹方法
面部神經麻痹根據其發病機制,一般可以分為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兩種。中醫認為面神經麻痹大多都是由于氣血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以及風邪入侵所導致的。在治療過程中,建議大家可以根據病因,在老中醫的指導下,考慮采用一下針灸療法來進行治療。
1、針灸合谷太沖:對于氣血痹阻、脈絡失養所導致的面神經麻痹,建議大家可以考慮通過針灸合谷太沖等相關穴位進行治療。針灸合谷太沖可以使肌纖維重新得到神經支配,使受損的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改善局部新陳代謝,加速面部的肌肉神經功能恢復
2、針灸風池下關:為了達到祛風通絡的治療效果,面神經麻痹人群也可以在老中醫的指導下,通過針灸風池、下關等穴位和經絡來進行輔助治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風池針宜用瀉法,而下關、牽正、迎香則應該要采用平補平瀉法。
3、針灸攢竹魚腰:在臨床上,如果面神經麻痹人群合并有眼瞼不能閉合、露眼流淚等情況,一般應該要針灸攢竹、魚腰、絲竹空等穴位。為了確保針灸的臨床效果,在針灸攢竹魚腰這些穴位過程中,最好以平補平瀉抽針法為主,大部分人群在針灸10天左右,自身的癥狀就會有所改善。
4、針灸陽白魚腰:如果面神經麻痹同時伴有耳后疼痛的話,在針灸的時候,還可以通過針灸陽白、魚腰、翳風等穴位;而伴有味覺減退的患病人群,還應該聯合針灸濂泉穴進行綜合性治療。
面神經麻痹患者在采取中醫針灸過程中,建議大家最好是取平臥位,頭枕部墊一薄枕,也可以坐于床頭或椅子上,以局部出現酸、麻、脹、痛感為度。科學的針灸有助于促進病情的盡快好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其他一些并發癥的發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