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綜合癥食譜大全 干燥綜合癥屬于什么病
什么是干燥綜合癥呢?我們單從此病的飲血名稱上看的話是非常陌生的,當然此病的臨床記錄也是比較少的。正是由于此病的相關信息較少,為我們的預防和治療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忽視此病的危害性,干燥綜合癥不是單一的疾病,此病的癥狀多種多樣,需要我們高度重視。
干燥綜合癥 - 病因
目前該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內分泌,病毒感染等有關。
1、遺傳和性別:HLA與SS有相關性,如在歐美人中SS患者DR3、DR2的頻率高于正常人,SS伴抗SSA和抗SSB抗體者的DQA1/DQB1的頻率增高。女性發病率高,提示該病與性激素有關。
2、病毒:(1)EB病毒:原發性EB病毒感染常侵犯腮腺,但當時并不發生SS,然而從50%SS患者的腮腺液中可培養出EB病毒(正常人為20%)。病人腮腺內EB病毒DNA增加,說明病毒被活化,但此現象也見于其他免疫紊亂疾病,并非SS病所特有。因此,EB病毒不是SSD直接病因,它是作為一多克隆B細胞活化劑,可能延續或加重SS病人的免疫紊亂。
(2)HIV-1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可產生口干、眼干、但與SS不同點在于腮腺高度腫大,是 CD8+而非CD4+淋巴細胞侵犯組織,自身抗體(RF,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抗核抗體)頻率不增高,與HLA—DR5、DR6相關而不是同 DR3、DR2相關。但SS患者血清與HIV蛋白—P24反應性增高。
(3)HTLV-1(人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可導致口干,眼干及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
3、免疫異常:患者唾液腺小葉出現大量淋巴細胞浸潤,主要是DR抗原陽性的CD4+T細胞,B細胞占5%~10%。腺體內T細胞產生白介素2、白介素10、γ干擾素,B細胞產生類風濕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腺體上皮細胞有強HLA—Ⅱ抗原體表現(而正常情況下無此現象),并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6。這些現象表明腺體內存在活躍的免疫反映,并參與組織損傷機制。
干燥綜合癥 - 診斷
干燥綜合征的診斷標準有Copenhagen標準、Fox標準、Manthorpe標準等,由于敏感性較差目前很少采用。1992年董怡等提出診斷標準:①干燥性角結膜炎;②口干燥癥;③血清中有下列一種抗體陽性者:抗SS-A、抗SS-B,ANA>1:20、RF>1:20具有上述3條,并除外其他結締組織病和淋巴瘤,AIDS和GVH等疾病者可以確診;只有上述二條并除外其他疾病者為可能病例,該標準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經臨床試用結果相對較高。
干燥綜合癥 - 治療
無特殊治療。注意口眼的衛生,以0.5%甲基纖維素滴眼;時常以枸櫞酸溶液漱口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功能及代替部分唾液,以2%甲基纖維素餐前涂抹口腔偶可改善癥狀。在發生嚴重的功能改變及廣泛的系統累及以及伴同其他結締組織病時,可采用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雷公芚制劑,血漿轉換治 fuufurui療,可抑制腮腺腫大和改善外分泌功能。
通過上面的文章對干燥綜合癥這一類疾病的介紹,相信很多原本對此病了解甚少的人們都會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和學習。這些知識會在很多方面幫助我們預防和及時發現此病,以便于我們更好的防治。由于造成此病的原因較多,我們在預防時一定要明確病因,積極的預防,確保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