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癥是什么癥狀 產后抑郁癥是什么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孕婦在生完小孩之后,就容易患上產后抑郁癥,媽媽患上抑郁癥,這對于剛出生的寶寶傷害是很大的,對孕婦本身也是不好的。那么,產后抑郁癥發病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一起跟隨專家來看看吧。
產后抑郁癥多在產后2周發病,產后4~6周癥狀明顯。臨床癥狀表現與一般抑郁癥相同,其顯著特征是情緒低落,持續時間較長,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會功能受損的消極情緒狀態,常感到心情壓抑,情感淡漠,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與家人及丈夫關系不協調,睡眠障礙。
重者甚至絕望,出現自殺或殺嬰傾向,母親角色的適應不良,將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影響產婦的產后恢復,甚至影響家庭生活和夫妻關系,如不及時發現并予以糾正,后果不堪設想。
引起產后抑郁癥的因素較多,包括生理因素:從懷孕到分娩,體內激素水平發生了巨大變化,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生物學基礎,另外家庭遺傳可能影響到某一婦女對抑郁癥的易感性和她的個性。
心理因素: 產婦對分娩時的疼痛,是否能順利分娩,分娩中母子能否安全,嬰兒是否健康,嬰兒性別是否理想等擔憂,承受著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壓力。另外,一些家庭在產前對孕婦百般呵護,而分娩后則是以孩子為中心,使產婦感覺受到冷落,出現心理失衡現象。
社會因素:不良的分娩結局,如死胎,畸形兒及家庭對嬰兒性別的反感,缺乏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與幫助,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危險因素。而現在有些家庭尤其是條件富裕者,產后過分強調產婦休息,有關嬰兒的日常護理全部由家人負責,不讓產婦參與其中,使其未能真正進入母親角色,亦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誘發因素。
溫馨提示:通過上述文章對產后抑郁癥發病的原因的詳細介紹,我們也大致可以了解到,有的產婦患上抑郁癥,是由于生理的原因,但是只要自己好好調節,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建議大家在生活中,不要只把重心放在剛出生的孩子身上,也要注意產婦的心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