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和結腸癌區別 結腸及直腸炎癥需要怎么治療
腸結核是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最初的感染通常沒有癥狀,或者如果人確實出現癥狀,則癥狀是非特異性的,例如發燒和偶爾的腹痛。結腸炎的原因包括寄生蟲感染,病毒和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果患者大腸接受過放射治療,也有可能會患上這種病。
?
1、發病原因不同
結腸炎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以前懷疑是因為飲食和壓力,但現在醫生知道這些因素只是加重但不會引起結腸炎,比較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統故障。當免疫系統試圖抵抗入侵的病毒或細菌時,異常的免疫反應也會導致免疫系統攻擊消化道中的細胞。而且遺傳似乎也起著作用,因為結腸炎在有該病家庭成員的人中更常見。
腸結核可能是原發感染或原發結核基因被激活的結果,后者可能是發生了免疫力下降,比如在嚴重感染的情況下,HIV,營養不良等,涉及的常見病原體是結核分枝桿菌和牛分枝桿菌。腸結核病的傳播是通過血液,與含有桿菌群的攜帶者直接接觸。
2、病征表現不同
結腸炎的癥狀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于炎癥的嚴重程度,其體征和癥狀可能包括:腹瀉,經常帶血或膿液、腹部疼痛和絞痛、直腸疼痛、直腸出血,通過糞便排出少量血液、迫切想要排便、緊急情況下無法排便、體重減少、疲勞、發熱等等。大多數結腸炎患者有輕度至中度癥狀,而且病程可能會有所不同,有些人的緩解期較長。
腸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在任何其他器官受累時,結核的癥狀保持不變,除了腸受累時較常會引起腹部慢性疼痛,腹瀉或便秘,并偶爾嘔吐,也有發燒、盜汗、體重迅速減輕、全身無力。
3、發病種類不同
醫生通常根據結腸炎的位置對其進行分類,類型包括:
潰瘍性直腸炎:炎癥僅限于最靠近肛門(直腸)的區域,直腸出血可能是該病的唯一癥狀,這種形式的結腸炎往往是最輕微的。
直腸乙狀結腸炎:炎癥涉及直腸和乙狀結腸(結腸的下端),體征和癥狀包括血性腹瀉,腹部絞痛和疼痛。
左側結腸炎:炎癥從直腸一直延伸到乙狀結腸和降結腸,體征和癥狀包括腹瀉,左側腹部絞痛和疼痛以及體重減輕。
胰腺炎:胰腺炎通常會影響整個結腸,并可能引起嚴重的腹瀉,腹部絞痛,疼痛,疲勞和體重減輕。
急性嚴重潰瘍性結腸炎:這種罕見的結腸炎會影響整個結腸并引起嚴重的疼痛,大量的腹瀉,出血,發燒和無法進食。
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腸結核有三種類型:
腹水:這種類型的腸結核會導致腹部積水,腹部腫脹,在腹膜(腹部內壁)上有1-2mm的小結節,它通常也被稱為濕性腸結核。
阻塞型:這種類型也被稱為干型,表現為在大網膜和腸的粘連,導致它們變厚,呈橡膠狀并引發腸梗阻。
腺體:這種類型會影響腸系膜淋巴結,然后淋巴結會變大、變硬,有時可以感覺到它們,可能也會存在一定量的腹水和腸梗阻。
藥物是現代醫學對于腸結核和結腸炎的第一線治療方法,并且應在規定的時間里服用,醫生也會進行反復隨訪。健康的食物,鍛煉,戒煙和呼吸新鮮空氣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有助于提高機體抵腸結核和結腸炎的免疫力,服用維生素補充劑也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