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寶寶腸套疊怎么治療 寶寶五個月腸套疊怎么治療
小兒是急性腸套疊的高發群體,在發生這種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早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治療,防止病情加重導致更多并發癥出現,在臨床當中腸套疊的治療主要包括了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非手術治療方法和手術治療方法的適應癥都是不同的,家長應該患兒的實際情況積極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1.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非手術療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適應證:患兒發生腸套疊的病程不超過48小時,相對來說全身情況良好,無明顯并發癥狀都可以采用空氣灌腸復位,需注意的就是3個月以下嬰兒腸套疊和診斷性灌腸壓力一般不超過80mmHg。禁忌證:①如果患者的病程超過2天以上,全身情況差,精神萎靡,出現了嚴重脫水、高度腹脹,疑有腹膜炎時或者是反復發作的腸套疊、小腸型腸套疊等不適合采用非手術方法治療。
如果小兒進行了灌腸之后證實腸套疊的癥狀已完全復位后,還需做好觀察,比如在拔出氣囊肛管后小兒是否排出大量帶臭味的黏液血便和黃色糞水;患兒有沒有再次出現陣發哭鬧及嘔吐;腹部是否平軟,還有沒有原有腫塊;口服活性炭0.5~1g,6~8小時由肛門排出黑色炭末。
2.小兒急性腸套疊的手術療法:(1)手術適應證主要包括了:①采用非手術療法存在禁忌癥;②采用非手術療法幫助腸復位失敗;③小腸發生套疊;④反復發作懷疑為繼發性腸套疊。(2)腸套疊手術復位術前患者也需要做好準備事項:手術前應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禁食水、胃腸減壓,必要時采用退熱、吸氧、備血等措施。麻醉多采用全麻氣管插管。對不能復位及腸壞死的病例,應行壞死腸段切除吻合術。
以上就是小兒腸套疊的治療方法介紹了,小兒發生這個病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腸道功能不完善,而在平時家長喂養不當,或者感染了病菌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因此想要預防腸套疊一定要注意這些不良因素,一旦發生類似癥狀需要及早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