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直腸癌手術護理病例討論 直腸癌術后病理結果分析
直腸癌的患者在手術之后應該注意什么呢?最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直腸癌避免并發癥的出現,尤其是吻合口瘺,這是很危險的并發癥,但是具體的還有手術切口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專家為我們總結了相關的知識點,我們具體的可以通過以下的知識點來了解。
(1)術后出血:發現傷口敷料浸濕、滲血,引流量過多、顏色鮮紅呈血性,生命體征變化(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尿量減少時,立即報告醫師。遵醫囑快速補液或輸血;給予氧氣吸入;積極做好急送手術室徹底止血準備。
(2)切口感染:術后3~5天內,若患者傷口疼痛加重,傷口出現紅腫壓痛、波動感或滲液,體溫升高時,遵醫囑給予理療、抗生素封閉,協助醫師拆除局部縫線、放置引流,定期更換敷料。必要時取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
(3)切口裂開:術后一周左右,肥胖、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患者易于發生。當患者在1次用力后,突感切口疼痛和松開感;流出大量淡紅色液體,浸濕敷料;腸管或系膜從切口脫出提示發生切口裂開。一旦發生切口裂開,立即通知醫師,迅速做好入手術室重新縫合準備。同時,安撫患者、協助患者臥床休息,交待患者避免咳嗽、禁止飲食;用無菌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切口并用膠帶包扎;內臟脫出不得病床上還納。
(4)肺部并發癥: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除,避免支氣管阻塞,保持肺泡膨脹。
(5)尿路感染:囑患者多飲水,使尿量保持在每人1500ml以上;殘余尿在500ml以上者應放置導尿管持續引流;放置導尿管時嚴格無菌操作;遵醫囑給予有效抗生素。
(6)血栓性靜脈炎:多發生在術后7~14天,常見于術后長期臥床、活動減少的老人或肥胖者,以下肢深靜脈多見。如患肢出現凹陷性水腫,評估深靜脈局部皮膚發紅、腫脹、局部觸痛,可捫及索狀變硬靜脈,體溫升高等提示血栓性靜脈炎發生。一旦發生血栓性靜脈炎,首先應停止患肢靜脈輸液;抬高患肢和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濕敷;遵醫囑全身用藥;嚴禁局部按摩,防止血栓脫落。
以上我們了解了這種疾病的相關的知識點,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還有直腸癌的患者如果能夠早日下床活動,可以早日的下床活動,這樣可以提高我們治療的效果,避免以上專家提及的靜脈炎或者是便秘等并發癥的出現,只要我們隨時的觀察患者就能夠及時的治療直腸癌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