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性胃炎上吐下瀉怎么治療 腸炎引起的上吐下瀉怎么辦
感染細菌、寄生蟲、真菌或者病毒都會引起急性腸炎,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腹瀉、嘔吐、腹痛、膿血便、發熱、里急后重等。如果患者出現上吐下瀉,很容易導致脫水現象出現,應該及時采用合適方案治療。那么,急性腸炎上吐下瀉如何緩解?
第一、止吐藥物,嘔吐癥狀比較明顯者,可遵醫囑服用具有止吐作用的藥物減輕癥狀,比如:胃復安片、嗎丁啉、多潘立酮片等。
第二、止瀉藥物,為了防止腹瀉嚴重導致脫水,應及時采用具有止瀉效果的藥物治療,比如:復方樟腦酊、媽咪愛、蒙脫石散以及鹽酸洛哌丁胺等。
第三、及時補液,如果已經出現了脫水現象,可根據脫水程度進行補液。如果脫水不嚴重可口服補液,口服補液時要用的藥物包括:葡萄糖、氯化鉀、氯化鈉、碳酸氫鈉。如果脫水比較嚴重應靜脈輸入補液,靜脈輸液可以用葡萄糖、氯化鉀溶液、生理鹽水、等滲碳酸氫鈉。
第四、病原治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腸炎,應根據藥敏試驗和細菌培養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比如:慶大霉素、頭孢類、卡那霉素、四環素、氯霉素等。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腸炎不需病原治療,有可能在幾天左右自愈。由滴蟲或者雅爾氏鞭毛蟲引起的急性腸炎,需采用硝噠唑進行治療。由血吸蟲引起的急性腸炎,要用吡喹酮治療。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急性腸炎,可口服制霉菌素治療。
以上介紹了急性腸炎上吐下瀉時的治療方案,除了要及時對癥用藥緩解癥狀表現,還要積極抗感染治療,能夠取得更加明確的治療效果。用藥治療期間應該正確飲食,不可以吃刺激性強或者比較難以消化的食物,應該以少油、少渣的流食或者半流食為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