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性腸炎是什么癥狀 急性腸炎發病原因
說起急性腸炎,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么,急性腸炎都有哪些癥狀呢?大家清楚不?其實根據發病機理的不一樣,其可以分為旅游性腹瀉、冰箱性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等,我們應該清晰地區分它們,才能有利于治療。
急性腸炎發病后的癥狀特點有哪些
1、旅游性腹瀉:是在旅游中發生的急性感染性腹瀉,常因攝入受污染的食物、飲料和飲水而發病,病源菌主要是各種類型的大腸桿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常見癥狀為水樣便,并伴發腹痛、腹脹、嘔吐等。因此,在旅游過程中要嚴把“病從口人”關。
2、冰箱性腸炎:即耶爾細菌腸炎,隨著冰箱的普及,該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耶爾細菌廣泛存在于牛奶、肉、魚、禽以及蔬菜等許多食物中,在—4℃以下的低溫下生長繁殖。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污染了該菌就可能引起急性腸炎。因此,冰箱內的食品要生熟分開,進食前要重新燒熟燒透。
3、細菌性食物中毒:由吃了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具有潛伏期短、時間集中、突然爆發、來勢兇猛等特點。 90%以上發生在7、8、9 三個月,主要是食品在加:正、運輸、貯存、銷售、制作等過程中,由于忽視食品衛生,引起交叉感染。常見的細菌有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等。預防的關鍵是加強飲食衛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
4、大腸桿菌腸炎:主要是吃了大腸桿菌污染的蔬菜、肉類、海產品、自來水、冷飲等而發病,一般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腹瀉,每日3—5次,為黃色蛋花樣便、量多。因此預防該病要搞好飲食、飲水衛生和糞便管理。
5、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污染飲食、飲水而經口感染,還可通過手、蒼蠅而傳播。由于菌群眾多,人體反應性各異,臨床癥狀多種多樣,輕重不一,主要有全身中毒和腸道癥狀,通常起病急驟,先是畏寒發熱,后腹痛腹瀉等。中毒型菌痢病人可極度衰竭,出現中毒性休克,多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
其實急性腸炎并不那么可怕,只要我們做好防治工作,就能避免其發生。一些急性腸炎患者因為懼怕吃了東西之后過度的那種飽脹感而不吃東西,有的還導致了患者精神恍惚。因此,如果一發現有癥狀,就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