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先天性心臟病活不過三十 先天性心臟病活不過18歲
說到先天性心臟病,很多人都隱約默認其“短命”的觀念,甚至坊間一度有“先天性心臟病活不過35歲”的說法。在缺乏對先心病系統的認知和理解上,這種觀點當然蘊含了一定的主觀武斷性。那么,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能不能長壽呢?答案是肯定的!
醫學上,先天性心臟病分為很多種類,在自然治療的前提下,幾乎每一種先心病的預期壽命都是不一樣的,且同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會因為患者個體差異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預后狀況。而通常,只要治療得當及時,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都能與正常兒童一般健康成長發育。因此,其“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活不過35歲”的觀點完全是謬論!
我國是先天性心臟病多發的地區,平均每年約有十五萬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但值得反思的是,每年進行手術和介入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加起來還不到兩萬,還有絕大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后演化為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甚至導致悲劇。因此,對先天性心臟病知識的普及和產后嬰兒的檢測便尤為重要。
針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專家還指出,只要是在出現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療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其壽命和同年齡組正常人基本相似;而出現心功能衰竭以后才進行治療的病人,壽命就會明顯短于同年齡組正常人。
生活中,家長們更應時刻關注嬰兒的細微狀況,如紫紺、杵狀指(趾)、發育障礙等問題都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所引發的癥狀之一,及早的檢測與治療,才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和健康的明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