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升結腸息肉0.6會癌變嗎 結腸息肉會癌變嗎 原創
結腸息肉是指結腸黏膜表面隆起的病變。隨著內鏡技術的提高和普及,結腸息肉的發現率也越來越高。對于結腸息肉是否會癌變,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下面來分析下結腸息肉會癌變嗎?
結腸息肉按照組織學類型分為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癥性息肉等。按照形態又分為有蒂息肉、無蒂息肉、廣基息肉、扁平隆起息肉等。結腸腺瘤被公認為結腸癌的癌前病變。依據是腺瘤的流行病學統計顯示,結腸腺瘤的高發地區,也是結腸癌的高發地區,兩者隨年齡增加而平行增長。腺瘤到癌的演變大約需要10年到15年。臨床研究表明,內鏡切除息肉,可以防止其發展為結腸癌。病理學發現殘存的腺瘤組織中有結腸癌細胞的發現。現代研究也發現30%的結直腸癌與腺瘤性息肉共存。另外解剖部位與發病的危險因素基本一致。
那么與癌變的因素有哪些呢?
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息肉的大小。文獻報道息肉癌變機會隨著息肉的體積增大而增加。瘤體直徑10mm、10~20mm、大于20mm的癌變率分別為0-3%、2.1%~11.1%、8.7%~51.6%。
2。息肉的數目。息肉數目越多、越密集,癌變率越高。研究人為,多發息肉息肉患者體內可能存在基因突變。研究認為,息肉數目少于3枚,癌變率為12.5%~29.7%,等于或超過3枚,癌變率增至66.7%。
3。息肉的病理類型。一般來說,將息肉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也叫做腺瘤。腺瘤與癌變關系密切。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成分不足25%)、管狀絨毛狀腺瘤(絨毛成分占25~75%)和絨毛狀腺瘤(絨毛成分占75%)以上。研究資料顯示,腺瘤的絨毛成分越多,越容易癌變。研究顯示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為29.8%~40.7%,管狀腺瘤的癌變率為4%~4.8%,混合型腺瘤癌變率居中。癌變可能與APC基因突變有關。
4。息肉的形態。帶蒂息肉癌變率為4.5%,廣基息肉為10.2%。伴有糜爛出血的息肉癌變率較高。
5。息肉的分布。研究資料顯示癌變息肉多分布在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回盲部。左半結腸的癌變風險較高。
癌變的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很多學者認為可能與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有關。如K-ras基因激活,和APC基因、P53基因、DCC、MCC基因的失活。這些基因改變遵循一定的次序,也就是APC-Kras-P53-DCC的突變次序進行。即由正常細胞-腺瘤-腺癌-癌轉移的演變過程。
對于結腸息肉的治療,目前認為,發現息肉,給予結腸鏡下的內鏡治療和隨訪,是積極而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切除息肉,并預防癌變發生。
結腸息肉可以癌變嗎?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