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入耳降噪耳機損害聽力 降噪耳機能保護聽力嗎
在充滿科技感的索尼降噪豆登場后,最近Bose也推出了無線睡眠降噪耳塞,一時間降噪耳機似乎變成了流行趨勢。對于喜歡出門聽歌的朋友來說,被嘈雜聲困擾的確相當不爽,而一副主動降噪耳機可以讓你在地鐵、辦公室等安心聽歌,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許多朋友表示在配戴降噪耳機時覺得耳朵悶,擔心主動降噪耳機損害聽力,那么實際情況是怎么樣呢?
一、降噪耳機對耳朵有害嗎?
主動降噪耳機原理
和耳塞、棉花堵住耳朵的被動降噪不同,主動降噪耳機都是搭載了特定電路對環境噪音進行消除的。一般需要經過三個步驟:
主動降噪電路對環境噪音進行采集和分析;
通過對噪音聲波的分析,制造反向的聲波,此聲波和環境噪聲結合后會互相抵消;
聲音入人耳時,由于噪音和反向聲波的抵消,大家聽到的音樂就更加純粹了。
由此可見,主動降噪耳機是通過主動產生“反相噪聲”來實時抵消噪聲的,雖然有時候會對音質造成影響,但是開啟降噪后效果是十分明顯的。這樣在乘坐飛機、地鐵等交通工具時,各位根本不用調大音量才能聽清楚耳機內容,長時間聽歌也不會覺得累——這種情況下主動降噪耳機反而可以有效保護聽力。不過如果降噪耳機對時延控制不好,耳機產生的噪聲沒能實現反向消除,有可能會疊加在外界噪聲上變得更加明顯,對此POPPUR只能建議選擇Bose、索尼等知名品牌會比較保險。
二、使用有源降噪耳機覺得悶甚至惡心
佩戴主動降噪耳機在嘈雜環境中的確會更加清晰,但是不少佩戴者表示耳朵會覺得悶,嚴重時甚至會有惡心癥狀,而且因為是親身體驗不接受任何反駁,這又是什么情況?
憑著大家配戴耳機的經驗,耳朵覺得悶大都認為是大氣壓強的鍋。但是,現在氣密性比較好的耳機一般都會在前后腔設置通氣孔,保證音質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平衡氣壓,只要各位戴耳機的時候不要太急躁,耳機都能通過這些結構來緩解氣壓變化;而且實在不舒服的話,一般脫下耳機重新配戴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對于主動降噪耳機引起的不良反應,現在更加普遍認為是次聲波所造成影響。
次聲波是指頻率小于20Hz的聲波,低于人耳所能感受的頻率,大自然和工業生產幾乎到處都有次聲波聲源。據美國航空航天局試驗顯示,次聲波的確可能引起胸腔震動、影響呼吸,并讓人產生作嘔、頭疼和咳嗽等現象
那么問題來了,主動降噪耳機并不產生次聲波,而大自然中的次聲波平時混在聲音中對我們沒有影響,為什么只在我們使用主動降噪耳機時才發生作用?這可能與人耳對聲音的掩蓋效應有關。該效應最廣泛的應用當屬“白噪聲促進睡眠”,它可以幫各位在工作和睡覺時忽略掉環境中的繁雜噪音(具體原理可參考《Bose降噪豆》)。平時我們的耳朵和大腦忙著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聲音,所以小劑量次聲波的影響幾乎忽略不計;但是當降噪耳機幫我們處理掉絕大部分的聲音后,平時隱藏了氣息的次聲波就成為了主角,對于敏感的用戶可能就會產生相應的生理反應了。
三、如何降低次聲波造成的影響呢
除了慢慢適應外,各位配戴主動降噪耳機時,盡量讓耳機處于播放音樂和其他音頻的狀態,讓大腦忙于處理其他頻率的聲音,重新掩蓋次聲波帶來的影響;等到不用的時候就脫下來,實在想追求安靜的話只能用回最原始的耳塞了。至于像POPPUR小編這樣的木耳,已經被路邊9塊9耳機荼毒多年,主動降噪耳機算是為數不多能感受到效果的耳機品種,而且副作用基本感受不到,平日里通勤在地鐵公交上還是非常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