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腦動脈狹窄介入治療是從哪介入 頸動脈介入手術從什么地方介入
頸動脈狹窄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如果狹窄嚴重,介入治療效果非常重要。早期手術前,要通過b超檢查或者是頸動脈彩超檢查,才能幫助患者解決疾病,這樣才能確保手術治療效果,降低手術風險。接下來,就了解一下,頸動脈狹窄是否需要做介入手術?
頸動脈狹窄是由頸動脈硬化引起的,如高血壓、吸煙、高脂血癥、糖尿病和肥胖是主要的危險因素。頸動脈狹窄會影響大腦血液供應,需要積極治療頸動脈狹窄,至于治療方法是保守治療,還是介入治療,取決于頸動脈狹窄程度。如果僅頸動脈有斑塊或狹窄相對較輕(不超過50%),這種情況不需要介入治療,這時保守治療效果好,比如可以口服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以抑制血小板凝集并促進斑塊消退。如果頸動脈狹窄明顯(超過75%),可以考慮介入治療,就是在狹窄區域植入支架,打開狹窄血管,增加對大腦的血液供應,防止血栓形成。
患者在同一側患有腦梗塞或頸動脈狹窄,就會導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它在臨床上稱為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手術治療指征需要達到50%-60%的狹窄,通過干預治療非常有必要,早期患者可以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體格檢查或其它方法進行篩查,以發現頸動脈狹窄。并且該患者無癥狀、無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因此主張適應癥越來越嚴格,合格率超過80%。當頸動脈造影顯示狹窄,進行干預直至狹窄超過70%,適應癥的治療原則是,對于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積極干預,確保合理的治療效果。
頸動脈狹窄介入手術適應癥以上已經做了介紹,針對腦部血液循環有改善作用,能避免腦血栓,改善腦梗,預防腦部并發癥發生。臨床上介入手術治療必須要放支架,而且要進行剝脫手術,還需要通過全身麻醉的手術效果來改善頸動脈狹窄危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