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不拍片拔智齒有風險嗎 拔智齒不拍片有什么風險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里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由于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征,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于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于4顆。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智齒俗稱立事牙,學名第三磨牙。本質上和我們的大牙沒什么區別。從門牙數往里第八顆,一般成年后長出來。由于人類進化,這顆第三磨牙失去了作用。逐漸退化,限制于空間,有些長歪了,有些頂著前面的牙齒,有些埋伏在牙槽骨里出不來。那么,拔智齒不拍片的后果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智齒周圍組織認知,智齒周圍是牙槽骨,前面緊挨著第二磨牙,智齒下方大約兩三毫米遠有一下頜神經管,這神經主要是下頜牙齒及下唇部位的知覺神經,一旦斷了,就會失去知覺。通常有95%患者經過幾年能夠自行恢復,但有5%永遠失去知覺。這根神經線位置千7變萬化,有些離智齒牙根很遠,有些很近,有些甚至穿過智齒根部。
智齒拍片的必要性,拍片是為了了解智齒周圍情況,也是為了了解智齒結構,牙根結構千變萬化,有可能是融合成一個根,也可能是八爪根。不同牙根不同位置及方向,只有通過拍片來確認。拍片也為了了解下頜神經與智齒的關系,一般離得近,有醫療風險的,基本沒有醫生愿意拔,現在沒人為了幾百元,賠上自己的職業生涯。誰都怕拔智齒,敲打智齒,一不小心,碰到神經,就攤上大事了。有理都說不清。
全景片拔智齒后注意事項,不能允吸,不能舔傷口,輕吐唾沫。忌辛辣酒。刷牙別刷傷口。少說話,少活動。
拔智齒必須拍片,一方面是看智齒的位置及方向,為拔智齒制定拔牙方案。另一方面,了解智齒周圍情況,了解下頜神經位置,規避醫療風險。當個醫生還得前怕狼后怕虎的,大家多體諒牙醫,給我個贊。現代醫學一般認為智齒是人類進化的殘余物。由于智齒生長在牙槽骨的末端,現代人類的牙槽骨由于進食的越來越精細化而在長度、寬度、強度上不同程度的退化,從而導致其無法提供足夠的供智齒萌出的空間,這樣智齒在萌出時往往會因為空間不足而造成異位萌出、阻生;此外智齒本身的退化也會導致萌出數目不足,不對稱萌出等。這些萌出的異常加上清潔防治的困難通常會在臨床表現為智齒冠周炎、智齒或者臨近牙齒的齲齒、牙周炎、牙髓炎等疾病,引發劇烈的疼痛。因此建議對于萌出異常或者不對稱萌出的智齒及早進行預防性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