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暑感冒癥狀有哪些 中暑的分類及癥狀
夏季是最容易出現中暑的季節,特別是一些在室外高溫下從事工作的勞動人員,所以要引起重視,很多人都對這方面的知識不會刻意去了解,所以出現突發狀況時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下面我們首先來看看中暑的分類和癥狀有哪些?
中暑的分類:
1、熱射病(中暑高熱):是指人體受外界環境中熱源的作用和體內熱量不能通過正常生理性散熱致使體內熱蓄積引起的體溫升高,臨床表現主要是高熱、無汗、意識障礙。多發生于高溫作業數小時后,或耐熱力下降的持續幾天高溫后中暑。熱射病還有一種特殊的類型“日射病”,當在烈日下或強輻射下勞作,由于強烈光線和紅外線長時間照射頭部,引起頭部溫度升高,導致腦組織水腫,出現顱內高壓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劇烈嘔吐、煩躁,嚴重者出現昏迷、驚厥。
2、熱痙攣(中暑痙攣):由于過度出汗、體內水鹽過量損失,使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水轉移至細胞內,肌肉細胞過度稀釋,發生水腫,使肌肉產生疼痛性痙攣。熱痙攣多見于高溫環境從事體力勞動而有大量出汗的年青人,年老者少見,炎熱季節剛開始尚未熱適應前。表現為嚴重的肌肉痙攣伴有肌肉收縮時疼痛,以四肢、咀嚼肌多見,痙攣肌肉呈對稱性發作,時發時愈,但病人的體溫正常。
3、熱衰竭(中暑衰竭):高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大量出汗,水鹽丟失,血液濃縮,黏度增加,細胞呈高滲狀態,水分進入細胞內,有效循環血量降低,機體為了代償,促進散熱,心排血量升高,心血管系統負荷增加,至使心功能或循環功能衰竭,腦短暫缺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這種類型的中暑常發生于老年人,及未能熱適應者。起病急,先有頭暈,頭痛,突然昏倒,平臥并離開高溫作業場所即清醒,體溫輕度升高,無中樞神經損傷。
中暑的癥狀: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頭暈、眼花、無力,惡心、心慌,氣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體溫常常小于37.5攝氏度。在離開高溫作業環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境時,短時即可恢復正常。
2、輕癥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癥狀外,有的表現為體溫升高至38攝氏度以上,皮膚灼熱、面色潮紅;面色蒼白,嘔吐,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通常休息后體溫可在4小時內恢復正常。
3、重癥中暑:上述癥狀進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出冷汗,肢體軟弱無力,脈細速。血壓下降,(收縮壓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淺快,體溫正常或變化較小,意識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現為劇烈頭痛、頭暈、耳鳴、嘔吐、面色潮紅、頭溫40攝氏度以上,體溫一般正常,嚴重者昏迷。中暑高熱主要表現為高熱,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伴有暈厥,皮膚干燥灼熱,頭痛、惡心、全身乏力,脈快,神志模糊,嚴重時引起臟器損害而死亡。
以上內容為大家講解的就是關于中暑的癥狀和分類的相關分析,相信大家看了也有就更深的認識,從文章分析中我們可以根據癥狀和分類來判斷不同程度的中暑現象,對救治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