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針灸中醫治閉經最快的方法 董氏針灸閉經三個月的針法
閉經用中醫來治療,是比較徹底的,因為通過中醫治療,可以把閉經的根源治好,但是,有問必答網專家指出,中醫治療閉經,也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對于有器質性病變的患者來說,僅僅依靠中醫進行治療,還遠遠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西醫學認為正常的月經有賴于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等功能的協調,其中任何環節發生病變,即可導致閉經。其他內分泌腺體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障礙,或某些精神因素、環境改變、寒冷、消耗性疾病、刮宮過深、放射線治療等也能引起閉經。
治療
1.基本治療
(1)血枯經閉
治法養血調經。以任脈、足陰明經穴為主。
配穴氣血不足者,加氣海、脾俞、胃俞;肝腎不足者,加肝俞、腎俞;潮熱盜汗者,加太溪;心悸者,加內關;納呆者,加中脘。
方義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可補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歸來為胃經穴,健脾胃而化生氣血。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時而下。
(2)血滯經閉
治法活血調經。以任脈、足太陰經、足陽明經穴為主。
配穴氣滯血瘀者,加合谷、血海、太沖;痰濕阻滯者,加陰陵泉、豐隆;寒凝者,加命門、腰陽關;胸脅脹滿者,加內關。
方義中極為任脈穴,能通調沖任,疏通下焦。三陰交、歸來,通胞脈而調和氣血。氣調血行,沖任調達,經閉可通。
2.其他治療
(1)耳針法選內分泌、內生殖器、肝、腎、皮質下、神門。毫針用中等刺激,或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2)皮膚針法選腰骶部相應背俞穴及夾脊穴、下腹部任脈、腎經、胃經、脾經、帶脈等。用皮膚針從上而下,用輕刺激或中等刺激,循經每隔1厘米叩打一處,反復叩刺3遍。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3)穴位注射法選肝俞、脾俞、腎俞、氣海、石門、關元、歸來、足三里、三陰交。每次選2~3穴,用黃芪、當歸、紅花等注射液,或用胎盤組織液、維生素B12等,每穴每次注入藥液1~2毫升,隔日1次。
雖然采用中醫針灸治療閉經,有很多的局限性,但根據臨床上的數據顯示,很多閉經癥狀較輕的患者,都可以在針灸以后,恢復正常的生理周期,所以在選擇不到更好的方法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