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早搏的方法 中醫治療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早產是指孕期在28周到37周之間的分娩現象,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分娩時間應該在孕期38周到42周之間。因此,發現早產癥狀的話應該及時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治療早產的方法,希望能給需要的朋友們帶來幫助。
??腎虛型:癥見妊娠中晚期,產婦腰腹酸墜、小腹陣痛,有陣陣緊逼之勢,或有羊水溢出或陰道有少量暗紅色下血,尿頻、耳鳴、舌淡苔白、脈沉細而滑等癥狀。治宜益腎安胎,用補腎安胎飲加減:菟絲子、黨參、阿膠、斷續各15克,白芍20克,白術、杜仲、桑寄生各12克,甘草6克。小便失禁加益智仁、覆盆子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
??氣血虛弱型:癥見妊娠中晚期,產婦小腹墜脹、肢軟,或有少量淡紅色陰道出血,心悸氣短、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無力等癥狀。治宜補氣養血安胎,用補中安胎飲加減:黨參、黃芪、熟地各15克,白芍20克,黃芩、菟絲子各12克,蘇梗、甘草各6克。如出血者可加阿膠15克;納少、便溏加山藥20克;腰酸、肢軟加桑寄生、斷續各12克。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
??血熱型:癥見妊娠中晚期,產婦有胎動墜下的癥狀,并見陰道下血鮮紅、口干欲飲、尿少便結,或有五心煩熱、舌紅苔薄黃、脈象滑數等癥狀。治宜養血清熱安胎,方用保陰煎加減:山藥20克,苧麻根30克,旱蓮草、白芍、側柏炭、生地各15克,斷續、黃芩、黃柏、菟絲子、阿膠各10克。心煩者可加麥冬、茯苓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
??外傷型:癥見明顯外部因素致使妊娠晚期腹痛下血、胎動欲墜、腰酸墜,舌苔正常或脈弦滑、舌暗等癥狀。治宜補養氣血、固腎安胎,用壽胎丸加味:菟絲子、桑寄生、阿膠、黃芪各15克,白術、黨參各10克,苧麻根、續斷各12克。出血較甚者加艾葉炭6克;若因傷兼有淤滯者,加砂仁5克、香附6克;若胎損難留或已有胎塊排出,或下血較多,宜以生化湯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
??外感邪毒型:癥見妊娠晚期,產婦小腹疼痛、惡寒發熱,帶多色黃有臭味,或有陰道出血,色暗或有臭味,小便赤黃、舌苔黃厚或黃膩、脈滑數等癥狀。治宜清熱解毒、補腎安胎,用解毒安胎飲:金銀花、土茯苓、敗醬草、生地、白芍各15克,蒲公英、斷續、甘草、苧麻根各10克,桑寄生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
??可以看出,中醫講早產的發病原因歸結為以上幾種,并針對每一種病因都采取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大家在生活中如果出現早產癥狀的話可以采取中醫療法,不過在之前,一定要分清楚自己的病因,這樣才能去的針對性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