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熬制幾遍最好 中藥最佳熬制方法
最近了解到很多病人的熬藥器材、用水、火候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錯誤,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藥效,我向大家講解一下正確的熬藥方法。
一、熬藥器材的選擇
砂鍋或者陶瓷瓦罐:這一點非常重要,煎煮容器與湯藥效果關系密切,這兩種容器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藥物煎熬中不會干擾藥物的合成轉化與分解。另外,在第一次使用這兩種容器時,最好先用來熬一次粥,讓陶器和砂器的小孔隙被粥填滿,這樣在熬制中草藥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更好的藥效。
嚴忌使用鐵器、鋁器、銅鍋,因為有些藥物中的鞣酸質、甙類等成份,尤其在加熱過程中遇到錫、鐵等金屬后會發生沉淀,降低溶解度,造成藥物的療效降低或失效,甚至會引起化學反應,產生毒副作用,最好也不要使用不銹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藥效最佳化。如果沒有砂鍋或陶瓷容器,建議去市場上購買,不要嫌麻煩。使用其他容器降低的藥效錢足夠買一個砂鍋或陶瓷容器了。現在市場上的電砂鍋熬藥和電熱水壺燒水一樣方便。
二、熬藥前的準備工作
中草藥應該先用溫水浸泡,讓水分充分浸濕藥材,水位漫過1-3厘米即可,浸泡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不等,具體視季節和藥材類型而定,以浸透藥材為準,這樣使得藥材在煎煮期間能更好的發揮藥效,但切勿長時間浸泡。另外,藥材一般都是經過炮制清洗處理過的,浸泡完可以直接熬制,無需再次清洗。
三、熬藥用水的問題
水質對藥效也有些許影響,一定要保證水質的潔凈。如今大部分地區的自來水中都含有漂白粉,即有大量的氯元素,這種水質會影響藥效。如果有條件,可以使用燒開的涼白開、過濾水、純凈水,如果有過濾的井水、山泉水那就再好不過了。
四、熬藥正式開始
如無特殊叮囑,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待水沸騰后改用小火繼續煎熬15~60分鐘不等,具體時間視藥性而定,我會告訴你。熬制期間一定要把頂蓋封嚴,并適當開蓋加以攪拌、翻整。熬藥禁忌:不能在熬制期間添水!使用電砂鍋時應按照說明書操作,一般電砂鍋要求水量超過某些刻度。
注意:第一遍煮好之后把湯藥倒入碗中,這個時候要注意安全,應該等容器稍涼一些再加水,防止溫差較大導致容器炸裂。
如果時間寬裕,可以煮一次喝一次;如果時間有限,可以一次性熬制出三次的量。大約在500毫升即可,平分三次飲用。
五、其他注意事項
● 湯藥的存放:夏季或室內溫度較高時應放到冰箱保存;春秋冬季節放在外面即可。
● 不能添加其他調劑,例如白糖、紅糖之類、甜牛奶,良藥苦口利于病。如感覺太苦,以清水漱口。
● 熬制過程中沒把握好煮糊了,這種情況下不要覺得可惜,千萬不能喝。
● 煮好后應立即倒出,不要久置于內,防止發生凝結,影響藥效。
● 不要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如有這種情況務必先咨詢一下。一般情況下中藥和西藥是分開服用的。
六、喝藥時辰有講究
上午七點到九點是胃經當令,此時無論是吃飯還是喝藥,對胃來說都是春雨貴如油,所以這時候喝藥效果最好。下午五點到七點,這個時辰是腎經當令,此時喝藥也是最好的。至于剩下的那一次,中午或者晚上九點之前喝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能在臨睡前喝,以免憋尿、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