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癌癥疼痛的方法 治療癌癥的方法
癌痛發作時,是很痛苦的,一般人都不能承受,因此會采取藥物治療,如開止痛藥。通常情況下,藥物治療的效果是很明顯的,患者也能接受。如果病情嚴重時,就得加大劑量,不然止痛效果就不好了。那么癌痛時,主要有哪幾種治療方法呢?下面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1.止痛藥治療
(1)癌性疼痛的藥物治療原則:
①盡量口服給藥,便于長期用藥,可以減少依賴性和成癮性。
②有規律按時給藥,而不是出現疼痛時再給藥。
③按階梯給藥,根據WHO推薦的癌性疼痛“三階梯療法”。
④用藥應該個體化。
⑤注意使用抗焦慮、抗抑郁和激素等輔助藥物,可提高鎮痛治療效果。
(2)癌性疼痛藥物治療的“三階梯療法”:
①第一階梯——非阿片類鎮痛藥:用于輕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藥物有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等,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②第二階梯——弱阿片類鎮痛藥:用于當非阿片類鎮痛藥不能滿意止痛時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藥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議與第一階梯藥物合用,因為兩類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第一階梯藥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經系統,第二階梯藥物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二者合用可增強鎮痛效果。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輔助藥。
③第三階梯——強阿片類鎮痛藥:用于治療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當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藥物療效差時使用,主要藥物為嗎啡,也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3.外科治療
(1)脊髓后正中后索點狀切開術(PMM):動物實驗和尸體神經解剖均證實:內臟痛覺的上行傳導通路很大部分是經由脊髓背柱上行的,特別是對于盆腔和下腹部的內臟痛覺傳導,脊髓背柱的作用甚至要超過脊髓丘腦束。PMM正是選擇性切斷了脊髓背柱中間部傳導內臟痛覺的神經纖維。1997年,美國Nauta等最先報道1例胸8PMM手術,治療子宮頸癌晚期頑固性盆腔和下腹部內臟痛,療效確切。1999年,德國Becker等也報道1例肺癌術后出現上腹部和中腹部疼痛,胸4PMM可以明顯緩解疼痛癥狀。2000年,韓國KimYS等報道成功施行胸1~2節段PMM8例,均為胃癌引起的腹部內臟痛,止痛效果肯定。
(2)脊髓止痛手術:根據癌性內臟痛的不同部位和特點,考慮行脊神經后根切斷術、脊髓前外側束切斷術和脊髓前聯合切斷術。由于手術損毀脊髓結構,易引起其他并發癥,如運動或感覺障礙,因此,要結合病人的總體機能狀況,慎重選擇。
以上為您介紹的就是癌痛的治療方法,當患者疼痛時,醫生都會采取一些措施來止痛。因為癌癥本身就是嚴重的疾病,對患者的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再加上疼痛,很多患者會無法承受,家屬一定要做好護理。避免患者想不開發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