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心臟起搏器是否需要更換 人體心臟起搏器多久需要更換一次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新型電子治療設備。該設備能產生和輸出電脈沖,主要用于治療心臟相關疾病。這臺設備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電脈沖傳導刺激心肌使心臟收縮,從而達到治療某些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的目的,安裝起搏器后,很多患者不知道它什么時候需要更換。其實簡單來講,有以下兩個方法來判斷心臟起搏器是否需要更換:
1、自我監控
在規律心律的情況下,即在規律脈搏的情況下,心跳或脈搏的數量比設定的起搏器數量低五次以上。例如,醫生將起搏器的起搏頻率設置為每分鐘60次,但患者發現自己的心率或脈搏小于55次,但是自己的心率是正常的。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可以多觸摸脈搏幾次,可以發現脈搏是真的有規律的,緩慢的,下降到低于55次。這就是起搏器電池耗盡的重要表現。
2、醫院起搏器測試
在醫院進行起搏器測試期間,發現電池很快就會耗盡。應該更換起搏器。一般來說,心臟起搏器植入卡具有起搏器電池的使用壽命。大多數心臟起搏器的使用壽命為8至10年,有些更長,最長可達15年。而且一般來說,在測試過程中會有明確的說明。而功率不足可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起搏頻率的變化。它比程序控制的基本頻率低10%以上。
2、脈沖寬度擴展。也就是說,起搏脈沖的寬度,也就是說,時間延長了10%到15%。
3、電壓下降15%到20%。是刺激脈沖的電壓降低。
4、起搏器傳感功能喪失。即不能正確判斷前方是否有正常的起搏脈沖。
5、出現自我保護措施。例如,雙腔起搏器自動切換為單腔起搏模式。
綜上所述,心臟起搏器的更換需要在醫院進行自檢和起搏器測試。當然也可以進行后續隨訪。所謂心臟起搏器的隨訪,就是對患者的動態心電圖進行隨訪,觀察是否有正常的起搏和感知狀態。此外,還可以使用程序控制器測量患者并查看電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