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慢性結腸炎是什么結腸炎 怎么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慢性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是對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缺血性腸炎等一系列腸道慢性疾病的總稱,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病。這種疾病最主要的癥狀是腹痛腹瀉、出現膿血便,嚴重的還會造成體內電解質失調,導致休克。由于慢性結腸炎的病因和癥狀比較復雜,因此還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但是在診斷是可以參考以下因素。
1、血常規檢查
大多數慢性結腸炎是由于感染導致的,因此血常規檢查會出現白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上升的情況,對于出現膿血便的患者,還可能伴隨紅細胞比例下降。另外,如果患者存在低鈉、低鉀,或者是低蛋白血癥的表現,也可以作為診斷依據。
2、糞便檢查
這類檢查的目的是確定糞便中是否存在病原體,是診斷慢性結腸炎的重要方式之一,通常在患者的糞便中會檢測出血細胞、白細胞,以及導致患病的寄生蟲和細菌。這中檢查結合糞便培養的方式對于確定感染性腸炎準確率更高。
3、影像學檢查
臨床上最常進行的監察室CT檢查,可以明確患者的腸道狀態,確定病損的具體位置和損傷的程度,具有準確性高,檢查速度快的優點。另外X線鋇劑灌腸檢查可以更加深入的觀察到腸道的局部狀態,但是并不是常用的檢查手段。
4、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對于確證慢性結腸炎有重要的價值,能夠更加仔細地觀察結腸表面是否存在紅腫、潰瘍、水腫、黏膜剝落等病理表現,在檢查的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手術方式同步進行治療。
以上幾種檢查,結合病理學檢查、免疫學檢查以及抗體檢查的結果,往往可以取得更為準確的結果,但是在確診時還是要注意和腸易激綜合征、血吸蟲病、腸阿米巴病等疾病相鑒別。在治療方面,如果是正轉不嚴重的患者,通常建議服藥進行控制,而對于病情嚴重,或者長時間患病的人群,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