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44u"><menu id="kk44u"></menu>
  • <menu id="kk44u"></menu>
    <xmp id="kk44u"><optgroup id="kk44u"></optgroup>
  • <nav id="kk44u"><code id="kk44u"></code></nav>

    右肩袖損傷康復訓練圖 肩袖損傷術后康復細則

    肩袖損傷康復是指非手術綜合治療和手術治療后,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肩袖損傷分為肩袖腱炎和肩袖撕裂兩種情況。其中,絕大多數肩袖損傷是肩袖腱炎,一般及時進行綜合治療即可恢復,而肩袖撕裂則需要進行手術。下面詳細介紹肩袖損傷康復訓練。

    第一階段(術后0~ 6周):

    正常關節制動4周,將發生相當程度攣縮,而受傷關節制動2周,就會導致結締組織纖維融合,關節運動功能喪失,如果腫脹不及時處理,持續超過1—2周,就必然會加重局部粘連,限制功能活動。因此,我們要求患者進行肩部冰敷,以減輕腫脹、提高痛閾,同時主動活動手、腕及肘部,抬高患肢,被動活動肩部以減少粘連。

    術后0~3周內采用肩吊帶舒適體位懸吊保護,不應負重及過分用力。否則將影響組織愈合劑功能恢復。肩吊帶保護時間視疼痛、肌力情況而定。

    1.圈、鐘擺:健手輔助患側上肢做前后、左右擺動及順、逆時針劃圈;

    鐘擺運動,又稱柯德曼氏運動,是肩關節的一種自我松動方法。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后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后增加繞環(畫圈)動作,逐漸增大活動范圍,但不超過90°。

    2.手、腕、前臂及肘的相鄰關節活動練習(主動);均為3次/d,5~10個/次;

    手:抓握,伸展

    腕:掌屈、背屈、尺偏、橈偏、環轉

    前臂:旋前、旋后

    肘:屈曲、伸展

    3.冷敷痛區,3~6次/d,每次20---30min;

    4.被動活動練習,術后第1天開始被動活動肩關節前屈和體側外旋,術后第3~4天開始被動活動肩關節外展、內旋及外展外旋;

    肩關節前屈:患者應平臥于床上,伸直患側上臂,健側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側手用力使患肢盡可能上舉達最大角度,并在該角度維持1分鐘。

    肩關節體側外旋:患者平臥床上。患側肘關節屈曲90°并緊貼在體側。健側手用一根木棒頂住患側手掌。在維持患側肘關節緊貼體側的同時,盡力向外推患側手,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鐘。

    肩關節外展:患者應平臥于床上,雙手持一木棒于體前,健側向患側推,使患側上肢貼于床面,肩關節展開,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鐘。

    肩關節外展外旋:患者應平臥于床上,患側肘關節屈曲90°,肘不必緊貼于體側,患側肩關節盡可能外展,90°以內,90°為最佳,健手患手均握木棒一端,健手盡力向外推患手,注意上臂不可離開床面,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鐘。

    肩關節內旋: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側手背在腦后。兩手分別握住一條毛巾的兩端。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手通過所握的毛巾盡力將患手向上拉,達到最大限度時維持2分鐘。

    5.術后2周拆線后進行三角肌等長收縮訓練:分別鍛煉前、中、后部,均為3次/d,5~10個/次。

    等長收縮:肌肉在收縮時其長度不變而只有張力增加,這種收縮稱為等長收縮,又稱為靜力收縮。

    三角肌等長收縮訓練:患者平臥床上。患側手握拳,肘關節屈曲90°并緊貼在體側。在保持身體、肩關節、上肢位置不動的前提下,進行前方,外側,后側的抵抗訓練,抵抗物可為床,健手及墻面等。

    第二階段(7~12周):

    1.除吊帶后主動輔助關節活動訓練:肩梯、滑輪等;

    2.站立位利用棍棒等進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練習,均為3次/d,5~10個/次;

    站立位,雙手持棍,健手帶動患手進行練習。

    3.繼續進行肩部肌肉等長收縮練習;

    此階段訓練可與站立位進行,不過要保持軀干、患側肩及上肢保持不動的原則

    4.姿勢糾正;與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習慣及姿勢,與康復訓練同樣重要。既可以很好的幫助康復訓練,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并發癥的發生。

    ①睡覺

    如果睡覺質量好且醒來沒有疼痛,那么不要改變習慣。如果你睡覺時有肩膀不適,那么避免用患側肢體枕著頭動作,因為那樣對血液循環不好。同時,可以使用多個枕頭來保持肢體稍微的外展

    右肩袖損傷康復訓練圖 肩袖損傷術后康復細則

    ②日常生活活動

    早期避免雙上肢高于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反復操作或持重物時,保持肘關節彎曲,并靠近身體。上舉過頭頂取物時盡量使用腳墊或者小板凳

    ③姿勢訓練:

    a.收下頜部同時后伸肩胛

    坐位或站位,內收下頜部,同時向后向下后伸肩胛,避免前屈或后伸頸部,保持目光向正前方。

    b.主動前屈肩關節并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松:

    上肢前舉,并保持肩關節放松,避免聳肩。可在鏡子前訓練,或置對側手于肩上。

    5.日常生活動作訓練(梳頭、洗澡等)。

    訓練前可先進行熱敷,待肌肉放松后開始訓練。注意:患側不能負重,練習時不要快速反復重復動作,盡量用患側進行日常活動。

    第三階段(12周以后):

    此階段時重建或修復的肩袖已基本愈合,除繼續強化之前的動作之外,可進行終末牽拉和力量練習。

    ①利用門、桌子等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牽拉,3次/d,5~10個/次,每次需持續10~20s;

    a.門框胸肌牽拉訓練

    上臂外展, 曲肘前臂置門框。軀干緩慢轉向對側,直到感覺到了胸肌牽拉感。

    b.肩關節后牽拉訓練水平內收

    前屈90度水平面內收肩關節,對側手在肘關節處加力幫助牽拉。

    c.肩前屈牽引訓練

    立位面向墻壁,手向上滑動,緩慢靠近墻面以增加牽引。

    ②利用啞鈴、彈力帶等進行各方向力量練習,2—3次/d,15個/次,到達終末點時需持續5— 10s。以下為幾個重點聯系的動作,保持肩關節肌肉力量的平衡。

    a.肩關節體側抗阻內外旋訓練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處,向外側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一次。可通過皮筋的松緊調節阻力的大小。

    b.肩關節抗阻后伸訓練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處,向后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一次。可通過皮筋的松緊調節阻力的大小。

    c.肩關節抗阻前屈訓練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踩于腳下,向上用力拉皮筋。可通過皮筋的松緊調節阻力的大小。注意不可聳肩,保持拇指向上。

    復合運動訓練:可讓患者小運動量的游泳、慢跑和球類運動等以恢復患者上肢的協調性和運動的精確性,但半年內不能進行競賽類運動。

    Tags:
    上一篇: 2022為什么會長凍瘡怎么緩解凍瘡癢 為什么有些凍瘡不癢有些凍瘡癢
    下一篇: 2022醫院檢查艾滋病掛什么課 醫院檢查艾滋病掛啥科
    黄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