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三個月寶寶不會走路踮腳 寶寶一歲四個月還不會走路怎么辦
自從寶寶出生之后,就投入了很大的熱情,生怕寶寶受到一丁點的委屈。可是寶寶如今已經一歲了,卻仍然不會走路,每當看著身邊的寶寶都在蹣跚學步的時候,自己的心里別提有多難受了。這時候總是會想:寶寶這都一歲了,怎么還是不會學走路呢?是不是寶寶患上什么疾病了?或者寶寶身體出什么問題了?越想心里越擔心,每天被折磨的身心疲憊。
現實中,有不少寶媽看到別人家的寶寶不到一歲,已經在慢慢的學走路了,可是自己的孩子已經1歲多了,還不會走路,這時候往往會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出問題了。其實1歲的寶寶不會走路也是很常見的,因為不同的寶寶身體發育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直到16個月之后才會慢慢的走路。
不同年齡寶寶學走路趨勢:
1、剛出生時:這時候的寶寶腿部力氣不夠,沒辦法支撐自己的身體。如果父母用雙手去扶住寶寶,寶寶就會將自己的腿垂下去,然后試著去蹬硬地,看著有點像走路的模樣,其實這是一種條件反射罷了。
2、5個月左右:這時候可以扶著寶寶,讓寶寶在自己的大腿上來回的蹦跳。這樣的行為,寶寶基本上可以維持3個月左右。
3、8個月左右:寶寶可以自己扶著家具或者其他東西站立起來了。
4、9或10個月大:這時候寶寶可以自己去彎曲膝蓋,而且學著從站立到坐下去。
5、11個月大:寶寶可以自己去站立了,而且還可以下蹲和彎腰,甚至可以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往前面走。
如果寶寶學步較晚的話,父母可以幫助寶寶,這樣寶寶會更快學會走路。
1、幫助寶寶學會站立和坐下
如果寶寶可以扶著東西自己站起來的話,父母要試著教寶寶去彎曲自己的膝蓋,直到寶寶自己坐下去不會摔倒。
2、鼓勵寶寶試著去屈膝
當寶寶試著站立起來之后,可以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的腳下,然后讓寶寶自己去用手抓住玩具。這樣來回的練習,寶寶就可以慢慢的學會屈膝了。
3、給寶寶創造獨立行走的機會
一旦寶寶學會自己獨立行走之后,父母不要擔心寶寶摔著而限制寶寶的行動,而是要給予寶寶更多的鼓勵,讓寶寶邁開腳步去行走。
其實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不需過多的擔心,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給予寶寶更多的引導。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歲左右仍然不會走路,就要引起重視了,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防止一些疾病而影響了寶寶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