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腦癱的七種自測方法 如何看出新生兒患了腦癱
近年來小兒腦癱患病率一直在攀升,一旦孩子患上會對其一生產生重大影響。腦癱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并不會表現得特別明顯,父母不容易看出來(往往會疏忽),等寶寶1-2歲后才發現,就晚了,還耽誤治療。新生兒這7種表現,有可能患“腦癱”,平時較常見,但很多父母卻疏忽了,從懷胎到寶寶出生,孩子健康問題也是父母一直所擔心的。
那平時要怎樣才能觀察出來呢?別急...寶寶這7種表現比較“常見”,父母可觀察是否患腦癱,早發現早做打算。
一、寶寶出生后四肢和軀體會表現得很僵硬,有時做彎曲動作都顯得困難,讓人覺得寶寶的身體姿勢是固定的。二、新生寶寶由于不會說話,一般會通過手或嘴來感知外在事物,如果寶寶不會抓東西,或父母把東西放在寶寶手心里,寶寶不會抓握,或只用一只手另一只手基本不用,寶寶大腦條件反射存在問題的,父母要留意了。
三、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哦,但如果我們的寶寶不會笑,父母要注意了。一般小寶寶被父母逗的時候都會笑,但是孩子到了6個月以上,怎么逗都不會笑或平時都沒笑過,父母就要留心了,寶寶的智力有可能出現損傷。四、寶寶身體特別柔軟,要是小寶寶到了2-3個月還不會抬頭,四肢特別無力而下墜,父母也要留意。
五、給寶寶喂飯或哺乳的時候非常困難,寶寶表現得不愛哺乳,有時連吞咽的能力都沒有、還出現頻繁吐奶等現象。六、小寶寶在5-6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躺在床上或趴著地下,父母用玩具或其它東西在頭頂引誘孩子抬頭,雖然孩子表現得很有興趣,但就是不會舉頭或出現抬頭不穩,甚至連坐著的時候都無法抬頭,那么小寶寶有可能出現腦損傷了。七、孕婦在孕期內產檢時檢測到胎兒頭圍不達標(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有可能是患有腦癱。
或寶寶出生2-3個月后眼球出現固定不變,不隨著外物的移動而移動,研究看起來像斜視,父母也要留心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以上7種父母平時可留意觀察,早發現及時就診,別錯過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