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怎么形成的 新生兒敗血癥怎么預防
敗血癥是致病菌進入血行并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細菌感染。由于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中樞神經系統尚未成熟導致新生兒防御功能低下,局部輕微的感染亦可導致菌源擴散,造成全身性感染,其發生率約占活產嬰兒的1%一10%,早產嬰兒中發病率更高。如能及時治療、細心觀察和精心的護理,亦可提高治愈率。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護理的方法:
1.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密切監測心率、呼吸、體溫、脈搏、神志、哭聲大小、肌張力、吸吮力,觀察黃疽出現的時間、程度、進展速度,有無抽搐。當患兒出現煩躁不安、面色、口唇蒼白或紫給時,提示有心力衰竭發生,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強心利尿等對癥處理,并密切觀察用藥后反應,做好記錄,一旦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做好搶救。
2.保持呼吸道通暢:新生兒呼吸道易被分泌物堵塞,注意及時清理,痰液粘稠時可予霧化后拍背吸痰,但有顱內出血者避免拍背,以免加重病情。喂奶后注意抬高床頭,頭偏一側,加強觀察,減少反流誤吸的發生。
3.保持出入量平衡:首先注意大小便的排出量,新生兒敗血癥常出現尿少,要隨時注意排尿次數與尿量。
4.皮膚的護理:反應差患兒應注意體位和頭位的改變,每1一2小時翻身一次,防止枕后、耳垂、骸尾部等高危部位發生壓瘡。落實晨晚間護理,勤擦洗皮膚皺折處如腋下、頸下、肛周、會陰等,保持皮膚清潔。
5.哭鬧患兒的護理。有的患兒哭鬧不止,經詳細檢查無異常變化,可適當給予撫摸、懷抱、逗笑、說話、輕拍等心理上的安慰。
做好敗血癥的預防也是需要注意的,加強孕婦保健工作,積極防治孕婦的各種傳染性疾病。分娩過程中應注意消毒,羊水早破12小時以上仍未分娩者,可給產婦注射抗生索,預防感染。應保持臍部清潔、干爽,在產婦分娩后應加強對新生兒臍部護理、并將護理方法告知嬰兒父母,早期處理好新生兒皮膚及粘膜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