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治療的臨床合理用藥 西醫治療急性心律失常藥物
心律是指心臟規律跳動,一般在55-100次每分鐘之間。心律失常是指心臟的不規律跳動,包括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和心跳過緩。心律失常是指竇房結激動異常,導致激動的傳導出現問題。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很復雜,經常與各種心血管疾病聯系在一起。治療心律失常需要對癥下藥,常規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那么,心律失常的西醫治療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仔細介紹。
鈉通道阻滯藥。心律失常的西醫治療主要包括各種藥物,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選擇藥物。鈉通道阻滯藥是常見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之一,這類藥物又包括奎尼丁、普魯卡因胺、利多卡因等。鈉通道阻滯藥常用于心律過快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但是也有很多不良反應,比如腸道不適、惡心嘔吐等。
β受體阻滯藥。β受體阻滯藥也是常見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主要指普萘洛爾。這類藥物適用于心跳過速、神經亢奮的患者。這類藥物要謹慎服用,長期服用會出現哮喘、低血壓、心力衰竭等癥狀。
鈣通道阻滯藥。鈣通道阻滯藥的作用機理是通過阻滯慢鈣通道來降低竇房結的興奮性,常用于心跳不規律的患者。維拉帕米是鈣通道阻滯藥的主要類型,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好,但是用量要嚴格控制,否則會導致心跳突然停止的現象。
心律失常的西醫治療主要指藥物的治療,包括鈉通道阻滯藥、β受體阻滯藥和鈣通道阻滯藥等藥物。心律失常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還有非藥物治療,比如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心臟起搏、電學治療、外科手術等方法。患者如需進行手術治療,術后要注意康復護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