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早期癥狀有哪些怎么治療 小兒腦癱有哪些早期臨床表現
小兒腦癱的出現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非常大的負擔,對患兒日后的成長也帶來影響,導致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只有早發現才能做好疾病的治療,我們來看一下哪些是小兒腦癱的早期表現。
一、肌張力異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肌張力亢進、肌強直及肌張力不協調。肌張力亢進可致姿勢異常,往往是腦癱的典型表現,如交叉腿即是兩下肢內收肌肌張力亢進所致。肌強直是指肌張力明顯亢進并持續存在,類似抽搐,往往是重癥腦癱的表現。
二、姿勢異常:常有異常的姿勢反射,穩定性差,在運動或靜止時姿勢別扭,左右兩側不對稱,雙拳緊握,雙上肢內旋、外展,雙下肢內收、交叉,越緊張越嚴重。活動時姿勢異常以張力低下型、共濟失調型與痙攣性為主,如舞蹈樣手足徐動及扭轉痙攣、痙攣性偏癱步態、小腦共濟失調步態等。靜止時姿勢異常如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四肢強直姿勢、角弓反張姿勢、偏癱姿勢等。
三、反射異常: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小兒如果出現反射異常及Vojta姿勢反射異常,對腦癱的診斷十分重要。重度腦癱兒的原始反射如緊張性頸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握持反射多在3-6個月還持續存在。
四、中樞性運動障礙: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患兒運動能力低于同年齡正常兒童。嚴重的甚至雙手不會抓握東西,豎頭困難,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爬,不會站立,不會行走,不會正常地咀嚼和吞咽;自主運動困難,動作僵硬,不協調,不對稱。
以上內容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關于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表現分析,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對其發病癥狀已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實只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病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