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熱的中醫辨證 小兒高熱不退吃什么中藥好
針對小兒高熱的治療,中醫與西醫都有著各自的方法。然而,西醫中的退熱藥只是能減輕發熱對小兒引起的不適,緩解家長對發熱的緊張和恐懼情緒,并不能縮短發熱的病程,也不能解決發熱的病因。正規的中醫治療具有退熱持續時間長、不易反復、解除病因等優點,與西藥相比其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較少。那么家長可以嘗試哪些中藥治療小兒高熱呢?
1、吳茱萸
發熱小兒脾常不足,容易飲食停積脾胃,阻滯中焦脾胃,而且大部分小兒都會有水濕代謝受阻、夾火濕熱的情況。而吳茱萸能溫中化濕,通中焦之阻滯,開上下之路,引君相之下行。
2、山梔子
山梔子為苦寒之性,其歸為心、肺、胃、三焦之經,具有瀉火除煩,涼血解毒,清熱利濕,消腫止痛,能瀉三焦之大熱,解熱郁而行結氣,其引火下行之力較強。梔子的現代藥理研究其含有熊果酸,具有鎮靜、降溫等作用,可抑制體溫中樞從而達到退熱作用,同時梔子還具有抗感染、抗微生物等作用。因此,吳茱萸配合山梔子,瀉火而不傷其陽,辛開苦降,氣機調暢而病愈。
3、石膏
石膏其性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還能利水,使邪熱濕濁從下而解。
運用這些中藥治療,容易被患兒及家長接受和配合,既避免了對胃腸道的不良影響,還可以擬補內服湯藥的不足,從而提高了臨床療效,又避免患兒服藥的困難。總之,中藥治療小兒高熱,具有見效快、療效穩定、副作用及不良反應較少等優點。當然,實踐中也有患者中藥西藥都一起服用,以加強治療效果。中西醫治療各有利弊,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