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和胃粘膜隆起哪個嚴重 急性胃黏膜病變和胃息肉哪個嚴重
胃粘膜脫垂的發生原由是因為胃部的黏膜出現了松弛,進而容易向消化道內部凸起的一類疾病。較常見的有向食道逆向突起,或經過幽門口往前方的十二指腸球部脫垂,多見第二種情況。而胃息肉則屬于發生于胃內的上皮細胞隆起性改變,其與胃粘膜脫垂仍存在何種差異之處呢?
第一,胃粘膜脫垂發作時常見的表現包括腹部疼痛、消化道少量的出血、發生率較低的幽門梗阻或同時伴隨著惡心亦或是飯后的嘔吐。通常嘔吐時上腹部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吐完緩解或者減退。此外,通常還顯示為體質量降低、血紅蛋白含量減少,以及腹部質地柔軟的腫塊。而胃息肉則除了上腹部的隱痛感之外,部分還存在腹部鼓脹的體征。
第二,胃粘膜脫垂經過消化內鏡檢查可能會發現黏膜出血點,或者胃竇部的黏膜無異常。其點狀的黏膜出血常與水腫同時存在,嚴重的會造成表面的糜爛甚至潰瘍的發生。尤其是一旦胃竇部出現松弛,便能夠發現經過幽門口脫垂的黏膜回歸。同胃息肉一樣,明確該疾病的重要證據還包括影像學的鋇劑檢查。但胃息肉內鏡直視下取活檢,以及鋇劑檢查結果與其存在性質方面的差異。
第三,胃粘膜脫垂一般會并發慢性的胃炎,同時患有此兩種疾病的情況可達一半左右。嚴重的會出現消化道潰瘍,此時為了降低黏膜脫垂的風險,一般優先采取措施緩解其并發癥。切勿盲目診治任其潰瘍繼續發展,否則極容易引起上消化道的出血。不同的是,胃息肉則通常直接并發上消化道的出血,嚴重的情況下還有造成呼吸困難的可能。
根據以上三部分的講解可以發現,胃息肉和胃黏膜脫垂的發生原由、臨床的表現、消化科內鏡檢查及影像學鋇劑檢查等均存在極大程度上的差異。所以前者多采用內鏡或手術下切除,而后者卻一般無特效藥,需要選擇保守的措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