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性障礙癥狀 妄想性障礙是不是精神病
妄想性障礙又稱偏執型精神障礙,妄想性障礙確切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在臨床中妄想性障礙患者往往會在意識中突然出現一些虛幻的信念,且持續時間較長,一般可維持1~3月左右,與精神分裂癥不同的是,妄想性障礙的發病高發與中年人群,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妄想性障礙的常見癥狀。
妄想性障礙是受精神病人感應而產生的精神病,以系統妄想為突出癥狀,并明顯妨礙病人的社會功能。臨床主要特點為:
① 原發病例或感應者與繼發病例或被感應者之間往往存在密切的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如發生于同一環境或家庭中兩個關系極為密切的親屬或摯友(如母女、姐妹、夫妻、師生等)之間,偶爾可為主仆關系。故又稱為二聯性精神病。
②“感應”或“分享”的主要精神病性癥狀是妄想,內容怪異。當處于支配地位和有威信的一方患精神病時,由于雙方有思想情感上的共鳴,使受感應的一方接受其病態思想影響,二人表現出基本相同的妄想內容,被感應者多為女性,文化程度低,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里,與外界少交往,具有順從、依賴的人格特點。
③原發病例的診斷多為精神分裂癥,但也可以是偏執性障礙或有精神病性特征的心境障礙。
④繼發病例除妄想外,行為通常無明顯異常或怪異,病情也不如原發病例嚴重。
⑤當首先發病者的癥狀消失,或將受感應者與之分離后,則后者的妄想可以很快隨之消失,一般預后良好。
⑥該癥的妄想常具有可能性,內容不荒謬,容易被人理解,談吐也大致合乎邏輯,而不像精神分裂癥那樣離奇;以被害多見,如被追蹤、被監視等。也可見關系妄想、物理影響妄想或鬼神附體妄想。妄想較固定,且常支配患者的行為,并伴有相應的情緒流露。少數患者在妄想的背景上,可出現片斷幻聽,但很少見。偶爾可見有短時間的運動性興奮、癔癥樣痙攣發作或異常行為。
感應性精神病不包括偶然、同時或先后發病,但彼此沒有明顯影響的病例。感應性精神病屬于心因性精神障礙范疇,頗為少見。
1、 患者病前與具有妄想癥狀的一例原發患者長期生活,兩者關系互為親屬或密友,且同情體貼,極易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
2、 臨床癥狀以較系統的妄想為主,該人的妄想內容與患妄想者的患者的內容基本類似,并影響到社會功能。
3、 患者生活在相對隔絕或封閉的家庭環境中,與外界極少接觸。患者對原發者有思想情感上的共鳴,原發者處權威地位,患者具有馴服、依賴等人格特點。
4、 病程多為慢性,患者與原發者分開后,癥狀有緩解趨勢。
5、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偶爾一位存在妄想癥狀的精神病人,可導致多個與之長期相處、關系密切的親人發生類似病癥。
以上就是一些臨床中妄想性障礙常見的癥狀,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妄想性障礙患者會出現短暫的幻聽或幻視現象,但是一般不會同時伴有心理方面的疾病。目前,治療妄想性障礙具有一定難度,使用抗精神類藥物是西醫主要的治療手段,而以心理疏導的方式治療妄想性障礙效果也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