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難是不是食道癌的前兆 食道癌化療后為什么吞咽困難
生活中有很多人出現吞咽困難,往往認為是食道癌在作祟,就當成食道癌來進行治療了,治療了一段時間并沒有發現病情有什么好轉,其實,出現吞咽苦難并非只是食道癌的癥狀,其他疾病也是會導致吞咽困難的。那么,其他什么病會導致吞咽苦難呢?
下面是幾種可致吞咽困難的常見的疾病:
1、食道癌
本病好發于中老年男性,常有家族史,并有進食干燥粗硬、麻辣燙、腌熏燒烤或嗜酒快食的習慣。進食時有阻塞、胸骨后不適感或疼痛。食管鋇透、胃鏡檢查及病理活檢可診斷食道腫瘤。
2、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較常見的食管疾病,其病因是賁門括約肌功能障礙,酸性胃內容物(主要是胃酸)或堿性十二指腸內容物(主要是膽汁、胰液)反流入食管,腐蝕食管黏膜,引起食管下端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甚至出血。潰瘍愈合后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狹窄,從而導致吞咽困難。食管鋇劑造影可以觀察到食管下段痙攣(不規則收縮)、黏膜增厚、高低不平甚至變形狹窄,在食管鏡下可看到食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食管蠕動減弱,或者蠕動不協調。患者有反酸、燒心等癥狀出現,當炎癥引起食管痙攣或狹窄時,就會出現吞咽困難,甚至吞咽疼痛,嚴重時可出現慢性食管出血。
3、食管賁門失弛緩癥
食管賁門失弛緩癥又稱為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于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松弛反應減弱。臨床表現為咽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適或疼痛。食管鋇透可明確診斷。賁門失弛緩癥括約肌失去了張力。吞咽困難是失弛緩癥的突出癥狀,可以突然發生,也可經過數月逐漸加重。在早期,吞咽困難是間歇出現,時輕時重,患者往往感到吞咽液體和固體有困難,餐后飲水緩解,這是由于餐后飲水使食管內靜壓升高,迫使括約肌開放的緣故。賁門失弛緩癥后期則變為持續性吞咽困難,長期吞咽困難導致消瘦。患者需要消除緊張情緒,盡量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必要時用手術或其他方法,用外力擴張失去張力的括約肌。
4、非特異性食管炎
本病與飲食、營養、衛生等有關。主要病理改變是食管黏膜有充血、水腫、粗糙和增厚等炎性改變。進食時,感覺自咽部起沿胸骨后方到劍突下有刺痛或灼痛,并有輕重不等的吞咽困難。
5、癔球癥
精神緊張或進食酸性果汁、高脂肪飲食、辛辣刺激性飲食以及吸煙、飲酒、服用某些藥物時,會誘發或加重以上癥狀,應當立即服用制酸藥,減輕癥狀。此外,患者應避免精神刺激,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得過飽,特別是晚餐;忌煙和酒,餐后不要立即平躺,睡眠時應把床頭抬高,以減少胃酸反流的機會,必要時可手術治療或擴張治療,改善食管下括約肌功能。癔球癥顧名思義,指患者感到嗓子眼兒里有一個球,或食管上段有團塊狀或球狀物堵塞,或有一種說不出的填塞感,而經常做吞咽動作以求緩解,但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中醫上叫“梅核氣”。患者進餐時咽下順利,而咽唾液時感到咽下困難,經胃鏡或食道鋇透沒有異常,這種情況見于植物神經紊亂及心理障礙的患者,多見于快要絕經的女性,患者常有心理上的不良刺激。這個病僅是患者的主觀感覺,不影響吃飯,無吞咽困難,也沒有營養不良的表現。
6、食管裂孔疝
胸腔與腹腔由橫膈膜分開,食管從胸腔進入腹腔與胃相接,其穿過橫膈膜處叫食管裂孔。老年人橫膈肌萎縮,裂孔處薄弱,當腹壓增高,如排便用力、劇烈咳嗽、打噴嚏時,胃的一部分內容物便會通過裂孔進入胸腔,造成食管裂孔疝。此病常并發食管下端炎癥或潰瘍,導致吞咽困難。
專家還指出,食管憩室、食管受壓(如左心房肥大等)、重癥肌無力、舌咽迷走神經麻痹、硬皮病等病癥均可造成吞咽困難。因此,遇到吞咽困難的患者時,不要盲目的下食道腫瘤的結論,應及時采用食管鋇透、胃鏡檢查和/或病理活檢明確診斷,從而為合理治療提供依據。可見,吞咽困難很少是因為食道癌 所致,食道癌 有其嚴格的診斷標準,而不只是吞咽困難。
通過上述的介紹,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吞咽困難并非只是食道癌在作祟。為了避免大家出現誤診,這就需要大家愛多學習關于食道癌的知識,只有掌握了食道癌的知識,才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采取準確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