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案例有哪些 死胎大概在什么時候
死胎,在醫院里并不罕見。嬰兒是無辜的,我們都不希望發生死胎。但是,許多母體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甲狀腺異常,都會增加胎死腹中的機會,所以在懷孕之前應該進行相關的檢查,如果發現這一類問題,應該先治療以后再懷孕。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死胎及其相關的注意事項吧。
半數以上死胎為胎兒缺氧所致,缺氧原因有胎盤因素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臍帶脫垂、臍帶打結、臍帶繞頸影響供血;胎兒因素如多胎、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畸胎;母體因素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糖尿病、過期妊娠;子宮局部因素如子宮張力過大或收縮力過強,子宮破裂等。胎兒死亡后,孕婦自覺胎動停止,乳房脹感消失,檢查子宮不再繼續增大,體重下降,胎心消失,則可考慮死胎可能。B型超聲檢查提示胎動、胎心消失,有時胎頭已變形則可確診。死胎多數能自行排出,若死后3周未排出,退變的胎盤和羊水釋放凝血活酶進入母體血循環,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死胎處理:
死胎一經診斷,盡快終止妊娠。可采用羊膜腔內注入利凡諾爾引產或前列腺素制劑引產,宮頸條件成熟亦可采用催產素靜脈滴注引產。若胎死宮內時間較長,如4周尚未排出,注意監測凝血功能狀態,于引產時準備新鮮血。死胎產后仔細檢查胎盤、臍帶和胎兒,尋找死胎原因。
死胎預防:
積極預防和治療妊娠期合并癥和并發癥,妊娠晚期特別是妊娠32周以后孕婦自數胎動,一旦發現異常如胎動明顯減少或無胎動,立刻去醫院檢查,及時處理。
死胎臨床表現:
1.胎動停止,胎心消失,子宮不繼續增大;
2.子宮底及腹圍縮小,乳房脹感消失、縮小;
3.胎死時間長者;可有全身疲乏,食欲不振,腹部下墜,產后大出血或致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死胎預防及注意事項:
死胎是由某些不利因素使宮內胎兒缺氧導致死亡。此程呈漸進性,初為胎動減少,后為胎動消失至胎心消失,可歷時數日。如胎動減少或胎動消失,但胎心正常,短時內及時采用剖宮產,有時仍可獲存活的嬰兒。因此,孕期學會胎動計數行自我監測,有助于瞭解宮內胎兒安危。胎動計數方法:每日早、中、晚各數1小時的胎動數,3次相加乘4即為12小時的胎動計數。正常胎動每小時約3-5次,如12小時內胎動計數少于10次,提示胎兒宮內缺氧,隨時有胎死宮內之危,需即找醫生檢查治療。
上面關于死胎的一些常識的介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死胎患者也要平復好自己的心情,調理好身子,注意飲食, 多了解懷孕的生理變化以及應該注意事項。無知會導致風險,例如許多孕婦本身不了解抽煙或是亂服成藥對寶寶所造成的傷害,也不知道懷孕危險的征兆。 多參加產前教育,為下次懷孕做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