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是怎樣的 鼠疫的傳播途徑與方式
鼠疫是一種奇怪的傳染疾病,那么這種傳染病有哪些傳播途徑呢?首先,鼠疫是通過老鼠傳播給人的方式,一般的老鼠不會傳染,只有野老鼠和傳家鼠會傳染。被這類帶有病菌的老鼠咬傷時,血液就會被感染鼠疫。
1. 經皮膚傳播 因接觸患者含菌的痰、膿或動物的皮、血、肉及疫蚤糞便,通過破損皮膚教膜受到感染。
2. 經消化道傳播 食入受染動物,經消化道感染。
3. 經呼吸道傳播 含菌的痰、飛沫或塵埃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并引起人間的大流行。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預防接種可使易感性降低。可有隱性感染,并可成為無癥狀帶菌者。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人間鼠疫以亞洲、非洲、美洲發病最多 , 我國主要發生在云南和青藏高原。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以 10~39 歲居多,職業則多發于農牧人員及其子女,有明顯的季節性,人間鼠疫多發生在夏秋季,與守獵及鼠類繁殖活動有關。
發病機制
病原菌經皮膚侵入后 , 經淋巴管至淋巴結 , 引起劇烈的出血壞死性炎癥反應 ( 腺鼠疫 ), 嚴重者病原菌進入血液循環 , 引發原發性敗血型鼠疫。細菌可沿血循環及淋巴管擴散,及淺表淋巴結及縱隔、肺門淋巴結。
鼠疫的基本病理改變為淋巴管、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和急性出血壞死性炎癥。局部淋巴結有出血性炎癥和凝固性壞死;部充血水腫;全各組織臟器均可有充血、水腫、出血及壞死性改變。
經很多年的實踐證明,鼠疫是有辦法進行控制盒治療的。這樣大大的降低了鼠疫傳染者的擔憂,很多因為鼠疫死亡的患者其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并發,而是被誤診了,因為它的癥狀和其他病相似。所以我們應該多普及臨床知識,注意預防。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