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后無菌性腦膜炎 無菌性腦膜炎腦電圖
無菌性腦膜炎在醫學臨床上是一種良性疾病。此類病癥主要是造成人體大腦內腦膜發炎,而造成大腦腦膜發生炎癥的主要是一些不同病菌的感染或者其他疾病。所以我們就算沒有患病的時候也要對此病多加注意,防止病毒的入侵和其他疾病的并發癥,以防萬一。
1病因
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少數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大部分病毒在下消化道發生最初的感染,腸道細胞上有與腸道病毒結合的特殊受體,病毒經腸道人血,產生病毒血癥,再經脈絡叢進入腦脊液侵犯腦膜,引發腦膜炎癥改變。
2臨床表現
1. 本病以夏秋季為高發季節,在熱帶和亞熱;特地區可終年發病。兒童多見,成人也可罹患。多為急性起病,出現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頭痛、畏光、肌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瀉和全身乏力等,并可有腦膜刺激征。病程在兒童常超過1周,成人病程可持續2周或更長時間。
2.臨床表現可因患者的年齡、免疫狀態和病毒種類及亞型的不同而異,如幼兒可出現發熱、嘔吐、皮疹等癥狀,而頸強直輕微甚至缺如;手-足口綜合征常發生于腸道病毒71型腦膜炎,非特異性皮疹常見于埃可病毒9型腦膜炎。
3檢查
CSF壓力正常或增高,白細胞正常或增高,可達(10~1000)×106/L,早期以多形核細胞為主,8~48小時后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可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4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根據急性起病的全身感染中毒癥狀、腦膜刺激征、CSF淋巴細胞輕、中度增高,除外其他疾病等,確診需CSF病原學檢查。
5治療
本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對癥治療、支持治療和防治并發癥。對癥治療如頭痛嚴重者可用止痛藥,癲癇發作可首選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腦水腫在病毒性腦膜炎不常見,可適當應用甘露醇。抗病毒治療可明顯縮短病程和緩解癥狀,目前針對腸道病毒感染臨床上使用或試驗性使用的藥物有免疫血清球蛋白(ISG)和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藥物普來可那立。
通過從上述文字中了解到的有關無菌性腦膜炎的相關知識,可以看出此病雖是一種良性病癥,但帶給患者的痛苦也是相當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積極的預防和治療。要增強身體鍛煉,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毒的入侵,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當然在治療中也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實現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