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孩子脾胃虛吃什么藥 脾胃虛消瘦吃什么藥
若脾虛,就會出現不思飲食,面黃肌瘦,倦怠乏力,汗出惡風,或腹脹便爛等癥狀。若不及時作出改善,會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障礙,體質日虛,所以保護好的脾是很重要的。寶寶脾胃不好吃什么藥呢?
脾虛之人應忌吃下列食物:
鴨肉 甲魚 田螺 螺螄 蚌肉 牡蠣肉 梨子 山楂 甜菜 枸杞子 等性涼食物。
雜糧健脾和胃
脾胃虛弱的小兒,夏季飲食應以清淡,富有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為主,不要吃過于油膩的食品。烹調采用湯、粥、羹、膏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長要注意食有節制,防止過飽傷及脾胃。要給小兒多吃些五谷雜糧,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適合脾胃虛熱有反胃的小兒。小米粥上的一層黏稠的“米油”營養極為豐富,對恢復胃腸消化功能很有幫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兒胃腸功能及助智力開發;薏米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作用,其含蛋白質高,且易消化。
另外,還要多吃一些豆類或豆類制品,如黃豆也有健脾益氣作用,豆腐、豆漿等對脾胃虛弱的小兒頗有益;赤豆有健脾補血作用,特別適合脾虛兼有貧血的小兒。
家長給脾虛小兒吃雜糧可采取多種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類;做面食時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黃豆粉;將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餅等,使小兒容易接受。
藥物:中藥分型調理
脾胃運化不良型:厭食伴有噯氣、惡心、腹脹,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蒼術9克,陳皮4.5克,枳殼9克,雞內金6克,谷芽9克,麥芽9克。煎服。
脾胃虛弱型:以消瘦、進食少為主,伴有面色蒼白、精神不振、大便稀薄。常用茯苓12克,山藥15克,炒白術9克,黨參9克,神曲9克。煎服。
胃陰不足型:納呆,多飲,大便干結,手足心熱,易煩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參9克,麥冬9克,石斛9克梗太子參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
保健:推拿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兩小腿外側,膝眼下三橫指脛骨外,為全身性強壯穴。家長每日給小兒按摩足三里穴5~10分鐘,可使小兒消化系統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黃肌瘦好轉。
捏脊法 對嬰幼兒可采用捏脊法。家長站在小兒右側,讓他俯臥,用雙手捏起脊柱兩旁的皮膚,從尾骶部逐漸向上移動,直捏到頸部,反復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強壯作用,可以改善食欲、減少感冒、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