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引起突發性心臟病 突發性心臟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突發性心臟病一般多見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急性發作,由于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出現急性缺血而導致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和暈倒等一系列急性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猝死。那么一般會有哪些原因可以導致突發性心臟病的發生呢?
引起突發性心臟病一般有如下三種原因:
1、過度勞累
人體在過度勞累后會導致身體能量消耗增大,直接導致心臟負荷增加,這時心肌的收縮力在增加,長期過度勞累會導致心肌出現肥大和增生,會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從而出現突發性心臟病。
2、情緒激動
情緒激動是引起突發性心臟病的一種主要危險因素,情緒激動時人體的交感神經會處于興奮狀態,這時會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突然出現情緒激動一般會導致冠狀動脈突然發生收縮導致局部供血一過性減少,會突然導致局部心肌出現缺血而引起不適癥狀。
3、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如果心臟病患者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時會增加出現突發性心臟病的幾率。由于高血壓會導致冠狀動脈的硬化和狹窄,在血壓波動或者突然升高降低時很可能會導致心肌缺血的出現;而糖尿病患者血液通常粘稠度比較高,也可以誘發心肌缺血的發生從而導致不適癥狀的出現。
以上就是引起突發性心臟病的一些原因,所以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需要注意低鹽低脂飲食,如果伴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需要積極治療和控制,防止誘發心肌缺血的出現。突發性心臟病的癥狀發作比較突然,可能會導致患者猝死的發生,一定要注意這些引發的原因,在生活中要積極避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