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醫治療腦積水 如何用中醫治療紫癜
口臭讓人十分的煩惱,它不僅使自己感到尷尬,也會讓別人感到十分的厭煩,口臭雖然是小毛病,可是口臭會讓人產生自卑的心理,不敢與他人有近距離的接觸,對于人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人際關系,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治療口臭十分的關鍵,選用中醫來治療口臭,就是十分不錯的方法。
中藥治療:不僅僅要清除臟腑實火,更重要的是要調節人體的脾胃功能和內分泌系統,平衡口腔環境,肅清口腔細菌。清理為主,調補為輔,標本兼治,徹底肅清口腔有害細菌,均衡口腔小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口臭的發生。
1.肺胃郁熱,外邪凝滯,肺胃郁熱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紅腫疼痛,涕黃,苔少,舌紅,脈細數。治則:清熱瀉火。
方藥---蘆薈湯加減:蘆薈10克,甘草5克,麥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荊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癥見口臭、口干,牙齦紅腫,消谷善饑,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治則:消熱瀉火。
方藥---清胃散加減:黃蓮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蘇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
3.腸腑實熱:癥見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煩,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治則:滋陰清熱通便。
方藥---小承氣湯加味:生大黃15克,白芍10克,枳實10克,厚樸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檳榔10克。
4.腎陽不足:口臭、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燥咽干。治則:養陰滋腎。
方藥---左歸飲加減:熟地10克,山藥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麥冬10克,龜板10克烊沖,杜仲10克。
【偏方防治】
口臭為臨床常見疾病。患引病者,不僅令人厭惡,而且患者也常為交際、洽談而苦惱。為幫助患者消除口臭,特將口臭的種種表現及治法,淺述如下。
胃火口臭:應清瀉胃火。宜用清胃散(黃連、升麻、生地、丹皮、石膏、當歸)治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食積口臭:應清肺滌痰。未化膿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湯(半夏、黃連、瓜蔞)治之;化膿化腐者,宜用千金葦莖湯(桃仁、葦莖、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虛熱口臭:口臭而兼見鼻干,干咳,大便干結,為肺陰虛弱之候。當清潤肺臟,宜用清燥救肺湯(石膏、桑葉、杏仁、枇杷葉、人參、麥冬、阿膠、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見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肌肉跳動,爪甲不華,為肝之陰血虧損。當補益肝之陰血。用酸棗仁湯(酸棗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加減治之,其效頗佳。口臭而兼見腰腿酸軟,多夢遺精,口干咽燥,夜間尤甚,為腎陰虛損,相火妄動之證。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久服必驗。
【中醫外治法】
1、黃連膠囊:將黃連2粒,去掉膠囊衣,研為細末,清水調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臭、口苦。
2、黃芩片:黃芩片3粒,研為細末,清水調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匱腎氣丸:取本品1丸,研細,用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分成兩份,置于傷濕止痛膏上,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溫腎益氣,適用于口咸、口淡。
4、傷濕止痛膏: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清水適量調勻,外敷肚臍或雙足心涌泉穴,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5-7天。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對癥治療是關鍵,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口臭是可以徹底根治的,中醫治療口臭不僅僅能緩解癥狀,更能從根本消除頑疾,有了清新的口氣才能換來良好的人際關系,重拾自信,過上正常人應該享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