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斑樣血管炎和變應性血管炎區別 結節性血管炎和紅斑狼瘡的區別
變應性血管炎和結節性血管炎因在其名稱上都為血管炎,而經常容易被其混淆。兩者的病因都有感染這一項,但其具體誘因卻完全不同。變應性血管炎,一般指皮膚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僅涉及皮膚的血管炎癥性疾病。而結節性血管炎是一種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皮膚小血管炎。它通常發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后部、大腿、臀部和上臂。它也可能涉及小腿或腳,一般沿淺靜脈排列,有輕微疼痛或壓痛,無全身癥狀。下面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兩者的區別吧。
1、病因的區別:變應性血管炎的病因很多,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感染,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動物;青霉素、磺胺類和阿司匹林等藥物的應用可誘發疾病的發生;免疫異常,患者可出現冷球蛋白和高丙種球蛋白血癥。結節性血管炎的發病機制和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腫瘤、感冒、下肢靜脈疾病、高血壓等。
2、臨床表現的區別:結節性血管炎可出現斑塊、纖維結節、潰瘍、發熱等表現,少數人還會出現萎縮性瘢痕、腿部水腫等表現,部分患者可能并發皮膚潰瘍、關節痛、下肢無力等癥狀。變應性血管炎的臨床表現包括不規則發熱、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皮膚損傷主要分布于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背。急性期可以成批出現,紫癜瘀斑是最常見和最具特征的,它通常高于皮膚表面,不會褪色。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風疹樣皮疹和紅斑,以及血皰和水皰。
3、治療方法的區別:糖皮質激素可用于變應性血管炎,在急性期能很好地控制癥狀,穩定病情,如強的松。此外,秋水仙堿在某些情況下也有效。也可使用氨苯砜和雷公藤制劑,為了緩解關節和肌肉的疼痛癥狀,也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結節性血管炎患者一般可以穿彈力襪,臥床休息,用藥可以選擇口服潑尼松、青霉素等治療,一般數周至數月可治愈。
綜上所述,變應性血管炎和結節性血管炎雖然都由感染所引起,但變應性血管炎的發病機制和病因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從臨床表現上來看兩者的區別,雖然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傷,但是變應性血管炎較為嚴重。所以在治療上也會相對復雜一些,而結節性血管炎患者在進行相應治療后短期內即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