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的方法和步驟 剖腹產幾種方法
剖腹產,顧名思義就是在孕婦分娩的時候把肚子剖開把嬰兒取出來。剖腹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橫切另一種是豎切。那么孕婦到底適合哪一種方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醫生們會從傷口的分類來判斷
1、橫切傷口:傷口高度約在恥骨聯合上方3、4公分,傷口長度大約10-15公分。皮膚、皮下組織、筋膜都是橫切,但是到了腹直肌則在中線處縱剖而進入腹腔內。
2、縱切傷口:傷口介于肚臍與恥骨聯合之間的正中線,傷口長度大約15公分。
橫切與豎切只是手術切口選擇的問題。橫切是以色列人開創的一手術方式,主要是利于術后早期拔尿管、切口因重力的作用壓力較小利于康復等等。不管橫切與豎切,再次妊娠都強調必須在三年以后,否則很容易會發生子宮破裂等現象。
切開子宮壁的傷口的形式又可分為三種
1、子宮上段縱切:此為傳統式的剖腹產;
2、子宮下段縱切;
3、子宮下段橫切;
目前以第三種方法最普遍且安全,第一和第二種方法是在緊急時才會采用。
子宮下段橫切傷口的優點:
子宮下段橫切傷口約10公分,破水后再娩出胎兒,然后以二層縫合法縫合子宮肌肉層,第三層再將腹膜縫回。此種方法的優點包括:
1、減少腹膜炎或腹腔黏連的機會。
2、此處肌肉層較薄,出血較少。
3、此處的切口不是位于子宮分娩強有力的收縮范圍內,因此傷口破裂的機會少。
所謂的剖腹并不是劃開一刀就能取出胎兒,依據剖腹生產手術說明書,剖腹的方式是先在孕媽咪下腹部劃開約15公分左右的傷口,再依序切開皮下脂肪、肌膜、腹肌、腹膜層、子宮肌肉層,最后是劃開羊水腔,然后娩出胎兒。在取出胎盤后,再依序縫合以上各層,最后再以可吸收的細線縫合腹部皮膚。看了以上的介紹我們明白了兩種剖腹產的方式是何哪些人群了。每個孕婦的身體體質都不一樣,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選擇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