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綜合癥怎么治療比較好 盆腔淤血綜合癥經期能治嗎
盆腔瘀血綜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盆腔靜脈血管充血、擴張和瘀血所致的綜合征,是引起婦科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盆腔靜脈造影術的開展和腹腔鏡臨床應用的日益普遍,彩色多普勒、血管性介入診療技術的發展,對該病的診斷和治療有了很大的提高。
女性盆腔內血管非常豐富,每條中、小動脈都有2 ~ 3條同名靜脈伴行,靜脈之間吻合支多,血管壁薄、彈性差;盆腔的小靜脈缺乏靜脈瓣,較大靜脈的靜脈瓣功能不全,不能有效防止血液倒流;盆腔內各器官周圍的靜脈叢相互交通,使盆腔靜脈血流相對緩慢;盆腔的靜脈多穿行于疏松結締組織中,缺乏有力的支持和襯托;左側卵巢靜脈行程長,呈直角匯入左腎靜脈,不利于靜脈的回流等等,都是產生靜脈擴張瘀血的解剖學因素。早婚、早育、孕產頻繁、人流、分娩創傷、長期便秘、長期站立工作或負重勞動過度等是引起盆腔淤血綜合征的可能原因。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自覺癥狀往往與體征和客觀檢查不相符,易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相混淆,常被診斷為神經官能癥。
1.癥狀:慢性彌漫性持續性下腹墜痛、腰骶部疼痛、性交痛、痛經;外陰、陰道腫脹、疼痛;乳房脹痛;月經紊亂;白帶過多;尿頻、尿痛、肛門墜痛;另外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2.體征:下腹部僅有輕度深壓痛,沒有肌緊張和反跳痛;外陰靜脈曲張,陰道、宮頸呈紫藍色,宮頸肥大糜爛,子宮后位、肥大、觸痛,宮旁、附件觸痛、飽脹感,但無包塊。
3.腹腔鏡檢查:子宮均勻性增大,表面呈紫藍色或有瘀血,子宮直腸陷窩常有淡黃色漿液,輸卵管系膜內血管擴張、增粗、闊韌帶內和主韌帶內靜脈怒張、迂曲,可見靜脈瘤樣改變;靜脈數量增多,形成蔓狀靜脈叢,彎曲在子宮體兩側后方。
【超聲表現】
1.二維超聲:后位子宮,子宮稍大或大小形態正常,肌層回聲均勻或稍不均;宮旁顯示管道狀、串珠狀、麻花狀低或無回聲區,經陰道超聲顯示其內云霧狀回聲,呈沸水樣滾動;可測出管道內徑增寬,常大于1cm,嚴重者可大于2cm,見圖14-3-1、圖14-3-3;子宮直腸窩可有少量積液。
2.彩超:宮旁可見增粗條狀或斑片狀紅、藍相間的血流信號,呈湖泊狀,大多數為靜脈性頻譜;子宮和卵巢內有時可見增多的靜脈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