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預防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女性發病率高嗎
骨質疏松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一般多發于中老年人,而且女性得骨質疏松的機率比男性要高。骨質疏松更加“青睞”女性,這是因為女性絕經后骨量丟失過程較之男性較快,且骨架和骨質量比男性小,橫截面積也比男性小25%-30%左右,所以,女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及發生骨折的幾率比男性高。那么,引發女性得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一、年齡因素
成年女性的骨密度高峰期一般在20至40歲之間,骨量與骨峰值是一生中的頂點。但是過了40歲以后,骨量就慢慢丟失,不久,骨密度也逐漸下降。與男性相比,女性骨量減少的開始時間要比男性提前10年以上,因為女性較之男性更易得骨質疏松癥。研究證明,如果女性能在20到40歲期間積極開展運動,多參加戶外活動,那么,無論是骨量還是骨峰值都會顯著升高,有助于延緩骨量丟失的時間及程度。因此,青年女性要有憂患意識,從青年時期起就要堅持開展戶外活動和運動,從而預防中老年時期患上骨質疏松。
二、內分泌因素
作為女性最重要的性激素的雌激素,其本身還具有促進骨形成與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有利于維持骨密度,提高骨量。但是,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是有起伏的,不可能持續在高水平狀態。45到50歲時,大多數女性將進入圍絕經期,突出的變化就是卵巢功能減退和雌激素水平降低。這些變化將導致骨量丟失加快,尤其是在圍絕經后的最初5年,骨量每年以1%~5%的速度丟失,然后呈減緩趨勢,丟失約15年才停止。調查顯示,絕經期婦女骨量異常的發生率為:45歲以上的約45%,50歲后超過55%,60歲后可達70%以上。所以,女性絕經后的前幾年往往是骨質疏松的高發期,且隨年齡增長而遞增,女性朋友要時刻注意開展骨質檢查,如果丟失過快,就要按醫囑補充小劑量雌激素。
三、體重因素
太過追求骨感美的女性其骨密度也往往低于體重正常或肥胖的女性。因為,太瘦太輕的女性的骨密度水平偏低,罹患骨質疏松癥的幾率增高。事實上,體重本來就是一種重力負荷,體重正常或肥胖的女性的骨密度之然而然相對體重輕的要大。所以,女性保持適當體重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為了追求骨感美而患上骨質疏松。
四、不良習慣
一是有的女性為了形象美,在寒冷的冬天不但穿裙子,而且露“真腿”。長期暴露在寒冷空氣中的腿部不斷受到刺激,導致血管痙攣,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最終導致關節抵抗力下降。長此以往,大大增加了患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性。二是把碳酸飲料當水喝。碳酸飲料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降低骨密度。三是一些女性朋友還喜歡穿高跟鞋,高跟鞋的結構促使前腳掌、膝關節、韌帶承受許多壓力。四是為了美白,不愿曬一點太陽,造成鈣質難以吸收。
了解了女性更容易患骨質疏松的原因后,女性朋友們就要注意在青年時期多加強戶外運動,并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均衡飲食,多吃乳制品、油菜、雪里蕻、空心菜、海產品、豆類及豆制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同時,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從而防患于未然或是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