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項不是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 胎盤早剝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
胎盤早剝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盤在胎兒娩出前的正常位置,全部或部分脫離子宮壁,是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臨床的主要表現為陰道出血和腹痛,常伴有子宮持續收縮、子宮壓迫時疼痛及胎心率變化。由于起病急、發展迅速,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危及母兒生命。那么導致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
?
1、血管病變
在妊娠期患有高血壓病、慢性腎臟病或全身性血管病,可能會導致子宮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從而引起毛細血管變性壞死甚至破裂出血,導致血液在子宮和胎盤之間形成血腫,出現胎盤和子宮壁分離。在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后,妊娠子宮會壓迫下腔靜脈,造成子宮靜脈淤血,導致靜脈壓驟然升高,使胎盤與子宮之間出現淤血或血管破裂,形成胎盤后血腫,引起胎盤和子宮壁部分或完全脫離。
2、機械性因素
妊娠期腹部外傷,尤其是鈍性腹部外傷,可導致子宮突然拉伸或收縮,誘發胎盤早剝,一般發生在外傷后24小時內。
3、宮腔內壓力驟減
出現宮腔內壓力驟減的情況,如胎兒未足月時胎膜破裂,雙胎妊娠分娩時,第一胎分娩過快,或是人工破膜后羊水流出過快,致使宮腔內壓力驟減,子宮突然收縮,這些情況都會胎盤早剝的發生。
4、其他高位因素
高齡、多產,有過胎盤早剝史的,懷孕期間吸煙,飲酒的,有宮內感染的,這些因素,也會增加胎盤早剝的發生。
由此可以知道,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嚴重的并發癥,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在懷孕期間應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吸煙飲酒,定期產檢。生產時,應到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妊娠期間是否患有高血壓等疾病,保持放松的心情。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