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早期干預成功案例 濱海新區早期腦癱綜合干預
小兒腦癱的早期干預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一個知識。事實上,很多小兒腦癱的早期治療都是通過一些干預方法來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后期的治療效果。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對小兒腦癱進行早期干預呢?
(1)、四肢皮膚觸覺刺激按摩法。患兒母親及護理人員用手輕輕摩擦腦癱患兒雙手及手掌、雙足掌及雙上肢、下肢的皮膚。重點摩擦大小腿內側皮膚。主要通過刺激脊髓丘腦系,強化感覺傳入通道的刺激,來促進大腦某些功能神經細胞的發育。對腦癱兒而言,其目的主要是改善皮膚的感覺,提高傳入速度,并向大腦輸入正確的運動信息,最終達到恢復運動功能。方法:每天摩擦刺激2次,每次每個肢體至少需5-10分鐘。堅持摩擦6-9個月為一療程。這種方法對于嬰兒、幼兒腦癱效果明顯。
(2)、全身皮膚淺觸覺刺激按摩法。患兒母親或護理人員用軟、硬毛刷進行全身皮膚的痛覺刺激,5次/日,每次2-5分鐘。要用兩種不同質地的毛刷進行交替刺激患兒皮膚。由于近年來國外的腦癱專家研究表明,腦癱兒皮膚感覺障礙發生率為52.3%-82.5%,說明感知覺障礙是加重腦癱患兒多方面腦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所以用加強信息輸入的方法疏通輸入通道,來改善腦的綜合及輸出功能。
(3)、溫度刺激按摩法。用冷(15℃±)熱(38℃±)水皮膚交替刺激,以達到刺激中構神經系統功能的發育完善,起到了促通的作用。方法:在用該方法初期,患兒母親用盛有涼、熱水的兩個盆,各放入兩條毛巾。將濕毛巾交替的擦洗患兒四肢及軀體皮膚,時間3-5分鐘/次,1次/日。待患兒適應后(約1-2周)再用37-38℃的熱水和15℃±的冷水來交替快速沖洗全身,迅速用干毛巾將水擦去,并擦至皮膚微紅。2-6次/日。
(4)、光感及聲刺激。用手電筒包二層手帕后,對眼睛進行快速的光感刺激,應在暗室或在晚上進行。(40-60組/日)還要配合有顏色(紅黃藍綠紫)的圖案及字型進行定期的視覺符號刺激以通過視覺通路的刺激達到促進丘腦、皮層的發育。
選用一些胎教音樂錄音帶,每天定時給腦癱兒播放,每天讓患兒聽兩次,每次30分鐘,這樣通過音樂頻調刺激,經聽神經傳入通道,來刺激腦的發育,刺激損傷腦組織的修復。
以上這些方法,都是我們在小兒腦癱初期治療的時候,能夠用到的一些方法了。事實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應該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干預治療,這就給我們的疾病恢復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希望這些對大家治療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