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外翻的危害有哪些 嬰幼兒居家意外傷害的影響有哪些
小兒腳外翻能治愈嗎?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腦癱患兒的出現,腦癱兒常見腳外翻現象,這讓很多家長都很擔心,很多嬰兒一出生就有腳外翻現象,那么,小兒腳外翻能治愈嗎?
腳外翻有人認為是脛前肌緊張所致,被動矯正踝關節時可恢復到中立位90 。另有人認為由于胎兒在宮內受壓致使足外翻,并非脛前肌緊張所致。后跟外翻。在站立時, 后跟傾斜過多. 通常附帶扁平足、X型腿出現。通常和扁平足一起出現, 成因也分先天性遺傳及后天性肌肉乏力, 韌帶松弛, 肥胖等引起。增加內側足弓壓力, 使扁平足問題惡化,影響步態。
患兒若出現腳外翻疾病,一般在剛一出生時一側或雙側腳就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畸形,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腳向外側翻,下垂。病情較輕的只表現為腳前部下垂,向外側偏斜,外側面出現皮膚皺褶。等到小孩開始學走路時,畸形變得明顯,表現為走路時只有腳的外側緣著地,同時步態不穩,跛行。隨著時間延長畸形進一步加重,腳部和小腿肌肉之間的平衡不協調,出現肌肉痙攣,再加上體重增加,足外翻下垂加重,嚴重者足背著地行走,腳著地處出現滑囊和胼胝,小腿骨也跟著變形。
嬰兒足外翻臨床表現,出生后即出現單側或雙側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關節跖屈位,內翻、內收畸形。X線攝片,患足正側位:出生后,X線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時可見到第三楔骨,所有的跖骨和趾骨均已出現,而跗舟狀骨要到3歲才出現骨化中心。測量第一跖骨縱軸和距骨縱軸所交叉的角,正常為0?-20?;(3)X線側位片測量距骨縱軸和跟骨跖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于30,則表明足下垂。如果距跟角小于15?,第一跖骨與距骨縱軸交叉所成的角大于15,表明距舟關節半脫位(Simon15定律)。
由于常見的小兒腦癱病,患兒也常見腳外翻現象,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如果孩子是患有小兒腦癱的話,一定要及早去醫院診斷治療,腦癱疾病的診斷治療對醫院的技術設備和專家經驗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腦癱一定要到正規專業的腦科醫院進行治療。
通過以上對于腳外翻的介紹,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腳外翻及早治療很關鍵,以免病情加重,給治療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危害。